長安福特負分最高 2017雙積分情況公示
4月10日,工信部公示了2021年乘用車企業平均油耗和新能源汽車積分:128家國產和進口乘用車企業共生產乘用車2469.4萬輛,油耗積分1016萬,新能源汽車積分179.7萬。
與2021年2449.47萬輛的產量數據相比,油耗得分為1031.9萬,新能源汽車得分為98.95萬。2021年中國乘用車市場整體規模和油耗得分基本持平,但新能源汽車得分增長超過80%。
52家企業油耗不達標,長安福特負面得分最高。
從公示的油耗來看,128家企業中有52家未達標,總負分值為168.7萬。其中,本土車企30家,合資車企7家,進口車企15家。可見,本土車企的油耗壓力最大。除了東南汽車的自有新能源車積分可以抵消油耗積分外,其他98%油耗不達標的車企都沒有足夠的新能源車積分來應對。
2021年負油耗得分≥1000分企業名單
長安、長城、東風、四川一汽豐田、廣汽菲克油耗負分均超過10萬。如果不提高油耗,不發展新能源汽車,我們就會成為“大買家”。特別是長安福特超越長城28.78萬輛,成為最大的燃油消費國。與2021年平均油耗7.2L/100km相比,2021年略有下降。負油耗上升287%的原因是法規目標值越來越嚴格,傳統汽車沒有新能源輸出很難降低油耗。如果通過購買新能源積分完全解決福特長安的負油耗積分,假設2021年每積分1000元,長安福特需要花費近3億元購買。
正面的例子是重慶長安汽車,在2021年的負油耗得分榜上,掉了“二胎”的帽子。2021年,非但沒有出現負油耗分數,反而出現了很多正分數,這得益于新能源汽車的產出。長安汽車于2021年10月發布“香格里拉”計劃,率先提出停止銷售傳統燃油車的時間表。根據協會數據,2021年長安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29063輛,是2021年4952輛的近6倍。長安不僅沒有油耗負擔,還假設2021年每一輛新能源車都賺1000元,如果全部賣出,將額外受益5.28億元。
但傳統汽車的節能技術還有待觀察,因為新能源汽車的積分可以二次補償油耗的負積分,會稀釋油耗目標,不利于節能技術的升級應用。
2021年,共有64家車企生產新能源汽車。由于當年沒有定比例要求,只要有產量,都是正數分,一共179.7萬。按照雙積分法,年產或進口量在3萬輛以上的乘用車企業,從2021年起必須執行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不過,目前部分車企的準備情況并不樂觀。2021年,68家大型公司中,仍有25家新能源汽車產量為零。
2021年新能源積分≥ 1萬分企業名單
與之前新能源車的分數相比,2021年只有14家車企的正面分數超過1萬,2021年增加到23家,且多為中國車企。排名前三的領先品牌仍然是比亞迪、BAIC新能源和吉利。自BAIC新能源獲得自主生產資質以來,所有新能源汽車的生產都與BAIC分離,這也是BAIC 2021年排名第二,2021年零產量的原因。
新能源汽車的主要利好點中,只有進口車企特斯拉連續上榜。2021年和2021年,進口新能源汽車數量分別為10,822輛和17,011輛,中國市場同比增長超過57%。
編輯摘要:
雙積分政策自今年4月1日起正式實施,新能源積分比例自2021年起設定。但現階段已經能夠起到扣除油耗負分的作用,新能源正分剩余量較大的企業將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主導地位。我們已經可以看到,很多車企都發布了龐大的新能源汽車戰略。為了應對積分政策,一些車企開始抱團預熱。除了積分上的關聯交易,他們還將聯合推出新能源汽車。
點擊此處了解詳情。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比亞迪2027年啟動固態電池批量裝車 2030年大規模應用
- 2至高降17.3萬元 奧迪Q7限時售45.99萬起
- 3東風日產推一口價活動 軒逸最低6.98萬元起
- 4尚界首款車型信息曝光 預計15萬元起售
- 5預售8.98萬起 埃安AION UT將于2月28日上市 純電續航420km
- 6小米SU7 Ultra太空銀配色實車曝光 新車2月底上市
- 2至高降17.3萬元 奧迪Q7限時售45.99萬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