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設施數據公布:公共充電樁突破50萬
2021年1月10日-12日,中國電動汽車委員會百人論壇在釣魚臺國賓館舉行。本次論壇的主題是“把握形勢,聚焦轉型,引領創新”。國內相關部委領導、外國政府機構代表、行業龍頭企業、專家學者等200余人應邀致辭。將摘錄一些有價值的觀點,與讀者分享。
基礎設施建設是推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重中之重。在中國電動汽車委員會百人論壇——電動汽車基礎設施論壇上,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理事長張帆介紹了我國電動汽車基礎設施建設的現狀。
截至2021年11月底,我國公共充電樁數量已超過50萬個,充電站34941個,較2021年增加701.2萬個。雖然2021年我國充電樁建設速度略有下降,但充電樁整體密度大幅提升,有助于提升用戶的充電體驗。此外,目前充電站平均充電樁數量大幅增加,說明運營商更加重視公共充電樁的集中運營。
數據顯示,全國共有17個省/直轄市公共充電樁超過1萬個,廣東、江蘇、北京、上海公共充電樁超過5萬個,占全國充電樁總數的46%-47%。前17個省份的公共充電樁數量占全國公共充電樁總數的93%。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我國公共充電樁的區域分布相對集中,主要集中在長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以及東部沿海地區,而東北、西北、西南地區的公共充電樁數量相對較少。
從公共充電樁的設施類型和電量統計來看,我國公共DC充電樁和交流充電樁的比例變化不大。2021年新增AC樁與DC樁比例為6: 4,其中AC樁主要建在部分社區或企事業單位。從功率來看,2021年底DC充電樁平均功率約69 kW,2021年已達到115 kW以上。這說明運營商建樁的動力越來越高,很多新建的公共充電樁都在120 kW以上。
在電動汽車基礎設施建設中,運營企業集中化的特征越來越明顯。充電樁超過1萬個的充電運營商有8家,數量已達445781個,占比89.97%,集中化程度有所提升。在私人充電樁領域,截至2021年底,全國私人充電樁超過70萬個,建設率在68%左右。私人充電樁的分布率全年保持相對穩定,無私人充電樁的電動車車主數量在32%左右。
2021年公共設施充電容量約60億千瓦時,充電容量呈波段上升趨勢。有306個換電設施,我國目前的換電模式還處于市場探索階段,尚未在全國全面鋪開。
在總結2021年電動汽車基礎設施建設后,張帆總結了三大充電設施的商業模式探索。首先是收費運營盈利模式的多元化發展。收取服務費是運營企業的基礎,數據服務是有利的補充。目前,增值服務的效益逐漸凸顯。企業合作后,為補貼服務提供平臺接入,為私人充電設施的建設和運營提供服務,同時也為車企和出行服務企業提供信息服務支持。
第二是運營商深度參與到了計費細分領域。經過幾年的發展,用戶面對充電設施運營商已經基本能夠形成一套相對完整的定制化解決方案。比如公共交通領域就有定制化的收費服務。在物流領域,配送中心充電是解決方案,在網絡出租車領域提供優質站點和綜合服務,在住宅用戶領域提供上門充電,與物業社區合作,共同打造充電樁充電等服務。
三是收費信息服務平臺有效提高了運營效率,信息化水平一定能促進我們行業的高效運營。一方面,進入平臺大數據分析可以合理規劃充電站布局;二是通過收費服務平臺在線運維,降低運維人工成本;三是提供線上啟停服務,降低制造成本;四是峰谷電價效應明顯,包括電網企業也在探索居民區電動汽車有序充電的制度建設,并已在北京、上海、河南等部分地區開展試點工作。我相信未來可能會有一個很大的市場。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比亞迪2027年啟動固態電池批量裝車 2030年大規模應用
- 2S7預計三月初上市 東風本田發力純電
- 3續航最高820km 小米YU7續航曝光 預計售價25萬元以上
- 4新款凱迪拉克CT5將于3月上市 浙賽圈速直逼保時捷
- 5至高降17.3萬元 奧迪Q7限時售45.99萬起
- 6尚界首款車型信息曝光 預計15萬元起售
- 7起亞EV4官圖發布 最大里程563km/有機會入華
相關閱讀點擊加載更多 - 2S7預計三月初上市 東風本田發力純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