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2021兩會議案建議
2021年3月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將在北京召開。作為十一、十二、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將出席今年的十四大。基于各自行業的深入研究和實踐,在本次大會上,王鳳英代表就中國汽車全球化、智能化、新能源化發展提出了三點建議,分別是:關于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全球發展的建議、關于推動燃料電池汽車發展實現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目標的建議、關于優化法律法規推動智能網聯汽車商業化的建議。
提案一:推動中國汽車產業全球化發展
近年來,得益于政策支持、技術創新、規模龐大的先發優勢,中國培育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和產業。2021年,國家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確立,將迎來中國汽車全球化的新機遇,新能源汽車將成為重要突破口。
但隨著德國、日本等國外品牌在新能源領域的發展,在中國新能源汽車仍以國內布局為主的同時,“走出去”的黃金窗口被壓縮,中高端新能源汽車產品全球影響力不大,芯片、鈷資源等關鍵技術或資源依賴進口,阻礙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全球發展。因此,王鳳英建議:
1.制定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5-10年全球發展規劃;
2.支持新能源汽車領域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企業全球化發展;
3.構建獨立的全球供應鏈體系,提升新能源汽車整體“走出去”實力;
4.擴大國際經貿合作,促進企業互利共贏;
5.發展新能源汽車關鍵核心技術全球自我保護防御機制。
建議二:加快燃料電池汽車市場化。
為實現2030年和2060年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目標,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我國需要發展汽車氫能產業,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范運營,提高可再生能源制氫比例,加快推進低碳減排。
但我國氫能產業戰略定位仍不明確,配套政策不完善,氫加氣站管理缺位,車用氫能供應體系不完善,關鍵材料和零部件自主性不夠,整車制造和氫氣價格高企阻礙了產業化進程。為了支持燃料電池汽車的大規模示范應用,我國迫切需要解決產業發展暴露出的各種問題。因此,王鳳英建議:
1.制定氫能國家頂層設計,完善標準法規;
2.引導加大氫燃料電池基礎科研投入,突破核心材料和關鍵部件技術瓶頸;
3.加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化能力,鼓勵多種手段降低推廣成本;
4.加強優質資源協調,優化產業發展環境。
提案三:加快智能網聯汽車商業化。
智能網聯汽車作為跨行業融合創新的重要載體,正在推動汽車產品形態、運輸方式、能源消費結構和社會運行方式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為探索和解決汽車普及帶來的環境、能源、交通等社會問題提供新思路、新方案。
但目前的產業管理模式在產品標準、法律法規適用性、產業準入等方面難以適應科技創新的快速突破。,制約和阻礙了智能網絡化汽車產業的發展。因此,王鳳英建議:
1、加快形成跨部門、跨行業、跨領域的協調機制;
2.加快智能聯網汽車法律法規修訂;
3、處理好科技進步與法律穩定性之間的關系。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S7預計三月初上市 東風本田發力純電
- 2續航最高820km 小米YU7續航曝光 預計售價25萬元以上
- 3新款凱迪拉克CT5將于3月上市 浙賽圈速直逼保時捷
- 4尚界首款車型信息曝光 預計15萬元起售
- 5起亞EV4官圖發布 最大里程563km/有機會入華
- 6東風納米06最新預告圖發布 配備車頂行李架
- 7新款沃爾沃XC60官圖發布 搭載更大尺寸的車機中控屏
相關閱讀點擊加載更多 - 2續航最高820km 小米YU7續航曝光 預計售價25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