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傳感器實現什么功能
【太平洋汽車網】自動駕駛集環境感知、規劃決策、運動控制、多級輔助駕駛等功能于一體,運用現代傳感器技術,集中使用視覺計算、通用計算、神經網絡計算于一體進行信息融合、同時輔以V2X通訊、人工智能來實現自動控制。
01攝像頭攝像頭一般由鏡頭(Lens),圖像傳感器(ImageSensor),圖像信號處理器(ImageSignal Processor, ISP),串行器發送(Serializer)組成。一般步驟是,鏡頭采集到物體的基本信息然后由Image Sensor進行一定處理后再交于ISP處理之后串行化傳輸。傳輸方式同樣可分為在同軸電纜或雙絞線上基于LVDS傳輸或者直接通過以太網傳輸。
對于布置來說,主要是視角對感知范圍的影響。在攝像頭感光元件大小確定的情況下,焦距越長,對應的視角越窄。但對應的分辨率也能大大提高——即看的清,但看的東西少。
因此在實際使用時利用不同焦距的攝像頭,來實現不同特定的功能,通常在L2級別以上基本會配置中程及長程攝像頭。高檔車輛會采用3前視攝像頭的配置。來做到全視野的信息采集。
攝像頭在自動駕駛系統中的主要作用包括如下集中:障礙物探測 :測速和測距(車輛使用需雙目以上);車道線的檢測:車道線提取;道路信息讀取:交通信號燈識別,交通標志識別;地圖構建與輔助定位;其他交通參與者探測與識別 - 車輛探測、行人探測、動物探測。
02毫米波雷達雷達本質是電磁波,信號被其發射路徑上的物體阻擋繼而會發生反射。通過捕捉反射的信號,可以確定物體的距離、速度和角度。毫米波雷達可發射波長為 1-10mm,頻率 30-300GHZ 的電磁波信號。波長越短,發生衍射的尺寸也越低,意味著可檢測的物體尺寸越精細,具有高解析度。工作頻率為76–81GHz(對應波長約為 4mm)的毫米波系統將能夠檢測小至零點幾毫米的移動。
但是雷達頻段屬于政府嚴格管控資源,各國對車載毫米波雷達的應用頻段主要集中在24G,60G,77G和79GHz。
在結構方面,車載雷達一般采取FMCW(調頻連續波)的工作方式。FMCW雷達收發同時,理論上不存在脈沖雷達所存在的測距盲區,且可直接測量多普勒頻移和靜態目標概率。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問答叫獸)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這才是韓系旗艦SUV該有的氣場 實拍新款帕里斯帝
- 2滴滴被處80.26億元罰款 存在16項違法事實
- 3售26.78萬起 新款雷克薩斯UX 260h上市
- 4大眾邁特威T7或將以官方平行進口形式引入
- 5奇駿e-POWER正式發布 搭載e-4ORCE四驅系統
- 6預售30.08-38.88萬元 新款現代帕里斯帝實車亮相
- 7新款長安歐尚科尚正式上市 售16.88萬元
相關閱讀點擊加載更多 - 2滴滴被處80.26億元罰款 存在16項違法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