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打五十大板”轎車加塞沖撞摩托事故
4月29日上午,北京北五環路輔道上一輛摩托車和一輛汽車發生抓傷后,汽車司機試圖逃逸,隨后事故視頻引發強烈關注并在網上傳播。截至目前,涉嫌肇事的汽車司機已被繩之以法,警方立即進入調查階段。是什么原因導致兩者產生一系列的“摩擦”并最終導致摩擦和逃逸事故,我們來看看。
最新進展:各50塊板。
2021年4月29日9時30分許,陳某市朝陽區北五環西東北北苑橋以東300米處,薛雪駕駛小型普通客車強行向右變道時,在右車道上與范某駕駛的普通摩托車發生接觸,導致范某左腳第五跖骨骨折。陳某薛雪駕車逃離現場,范某報警。
經調查,事發前薛與范某駕車時,雙方因平行線問題發生沖突,且薛追趕范某車輛強行變道,造成事故。目前,薛因犯危險駕駛罪,已被朝陽市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同時,朝陽交通支隊依法對范超速行駛、違反禁止標線指示、不按規定使用燈光、駕駛摩托車駕駛人遠離車把等交通違法行為進行處罰,罰款1300元,記16分,并扣留駕駛證。
事故原因:并聯引起熔斷
更多精彩視頻,均在車載家庭視頻頻道。
“這是同路人,為什么太急了要炸對方?”
根據中國國情和道路特點。摩托車和汽車在限制規則和行駛路線上有所不同,但總的來說,摩托車和汽車是道路交通的重要參與者之一。事實上,路上關于摩托車和汽車的糾紛并不少見。更何況是文中提到的吵架、堵嘴造成的后果。在這里,我們也建議你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就像我們都會開車,但也會走路一樣,行人和司機只是角色互換,我們會在生活中不斷轉換角色。補充:無論是開車還是騎自行車,都不要在心里樹立“強弱”的標簽,否則在開車和騎行的過程中只會有一些不好的甚至是不正常的心態,會導致很多重大的危險。
很多人會說摩托車、電瓶車、自行車是弱勢群體,開車的是強勢群體。然而,當你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時,你會發現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在弱勢群體和強勢群體之間來回切換,但我們往往會忽視他們。更多的同理心會讓我們更好地理解對方,減少不必要的風險。
總結:禁止危險行為。
其實通過這次事故,我們可以發現,不管是誰的原因,或者是誰的責任更大,大家都不應該開斗氣車,或者在路上從事一些危險的駕駛行為。說白了,不管誰對誰錯,危險駕駛或者開斗氣車只會讓大家兩敗俱傷,沒有人會從中獲得任何好處。在這種事件中,沒有人會是贏家,這是我們非常想和大家強調的。一點寬容和隱忍并不意味著無知,因為我們已經避免了更大的危險。我相信從這個角度來看,沒有人會反對,對吧?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S7預計三月初上市 東風本田發力純電
- 2續航最高820km 小米YU7續航曝光 預計售價25萬元以上
- 3新款凱迪拉克CT5將于3月上市 浙賽圈速直逼保時捷
- 4新款沃爾沃XC60官圖發布 搭載更大尺寸的車機中控屏
- 5小米YU7新雙電機四驅版車型曝光 系統綜合功率370千瓦
- 6上汽奧迪A5L申報圖曝光 軸距2922mm 搭載2.0T發動機
- 7樂道L80諜照曝光 猜測售價16萬元起?
相關閱讀點擊加載更多 - 2續航最高820km 小米YU7續航曝光 預計售價25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