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汽車有多少個傳感器
【太平洋汽車網】自動駕駛汽車上有12個傳感器:1個藏在內后視鏡里的前攝像頭,5個測量周圍車輛速度的雷達,和6個探測周圍目標位置的激光雷達5。
自動駕駛離不開感知層、控制層和執行層的相互配合。攝像頭、雷達等傳感器獲取圖像、距離、速度等信息,扮演眼睛、耳朵的角色。控制模塊分析處理信息,并進行判斷、下達指令,扮演大腦的角色。車身各部件負責執行指令,扮演手腳的角色。而環境感知是這一切的基礎,因此傳感器對于自動駕駛不可或缺。
業內專家曾表示,目前量產的L2級汽車主要實現汽車橫向和縱向的自動控制,只需在車輛布置2個傳感器,L3級汽車則需要8個傳感器,L4級汽車的傳感器數量將會超過15個,而未來完全自動駕駛汽車L5級將會突破80個傳感器。
傳感器越多,汽車可以感知的環境更加廣泛,可實現的功能也更加全面。目前,主要有三大傳感器布設于汽車之中,分為別攝像頭、毫米波雷達和激光雷達。
攝像頭:自動駕駛的智慧之眼在眾多ADAS功能中,視覺影像處理系統較為基礎,對于駕駛者也更為直觀,而攝像頭又是視覺影像處理系統的基礎,因此車載攝像頭對于自動駕駛必不可少。
攝像頭就像人類駕駛員的眼睛一樣,自動駕駛汽車使用攝像頭來觀察和解釋道路上的物體。通過在各個角度為汽車配備攝像頭,這些車輛可以保持360°的外部環境視野,并提供周圍交通狀況的更廣闊畫面。
根據不同ADAS功能的要求,攝像頭的安裝位置也不盡相同。按攝像頭的安裝位置不同,可分為前視、側視、后視和內置四個部分。未來要實現全套ADAS功能,單車需配備至少5個攝像頭。
其中,前視攝像頭使用頻率最高,如行車記錄、車道偏離預警、前向碰撞預警、行人識別等。前視攝像頭一般為廣角鏡頭,安裝在車內后視鏡上或者前擋風玻璃上較高的位置,以實現較遠的有效距離。
側視和后視攝像頭代替后視鏡將成為趨勢。由于后視鏡的范圍有限,會導致車輛的斜后方存在部分視覺盲區,尤其是對大客/貨車而言,大大增加了交通事故發生的幾率。而在車輛兩側加裝側視攝像頭可以基本覆蓋盲區,當有車輛進入盲區時,就自動提醒駕駛員注意。
如今,可以使用3D攝像頭顯示非常詳細的逼真圖像。圖像傳感器自動檢測物體,對其進行分類,并確定與物體的距離。例如,攝像頭可以識別其他汽車、行人、騎自行車的人、交通標志和信號、道路標記、橋梁和護欄。
毫米波雷達:最具性價比毫米波雷達的探測距離一般在150m-250m之間,有的高性能毫米波雷達探測距離甚至能達到300m,可以滿足汽車在高速運動時探測較大范圍的需求。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問答叫獸)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這才是韓系旗艦SUV該有的氣場 實拍新款帕里斯帝
- 2滴滴被處80.26億元罰款 存在16項違法事實
- 3售26.78萬起 新款雷克薩斯UX 260h上市
- 4大眾邁特威T7或將以官方平行進口形式引入
- 5奇駿e-POWER正式發布 搭載e-4ORCE四驅系統
- 6預售30.08-38.88萬元 新款現代帕里斯帝實車亮相
- 7新款長安歐尚科尚正式上市 售16.88萬元
相關閱讀點擊加載更多 - 2滴滴被處80.26億元罰款 存在16項違法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