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后市場下半場:孚創提前布局“后流量”時代
后疫情時代的2021年中國車市,不僅面臨供應鏈不暢的壓力,車型變革也進一步加速,由此也帶來車企市場表現兩極分化更為嚴重。
車企需要提前預判到車市發展趨勢,在新能源與智能化搶先布局,才能在未來車市競爭中占據領先身位。
而類似的分化在2021年汽車后市場也同樣出現。
整體上看,在過去一年汽車后市場企業普遍面臨經營和發展壓力,行業以往通過引流快速擴張形成規模,再鞏固乃至重塑品牌的模式,已經越來越不合時宜,用戶粘性越來越差。
在觸手可及的"后流量"時代,汽車后市場的突破點將專注在品牌價值回歸。
因此作為汽車后市場的"新勢力",孚創面對行業困境,經過一年多的探索,在2021年實現全方位突破,不僅打響"美孚1號車養護"品牌,而且在品牌服務和運營方面,形成完善體系和特色,
讓用戶享受超值服務體驗的同時,也與品牌形成情感關聯,真正挖掘出品牌影響力和價值,為之后快速成長打下堅實基礎。
不斷完善,構建品牌服務體系化
在2021年,孚創仍將重點落實在打基礎,通過搭建完善的門店體系,不斷提升品牌價值,真正做到與經銷商、門店站在一起。
與其他車養護品牌僅通過系統與配件供應對門店提供支持不同,孚創吸收行業頂尖專家建議,通過封閉式的單店測試,
打磨出一套覆蓋品牌形象、選址營建、運營規范、運營顧問、人員培訓、供應鏈、門店營銷、IT系統支持等8大方面的服務支持體系。
而在這些支持體系下,任何一家門店都能做到一致的服務標準,并且不斷進化,形成流程與水準不斷優化與提升。
從兩個側面可以體現出孚創抓住并提升服務質量的核心打法。
一方面孚創堅信人是服務履約中的關鍵環,所以始終重視人才、尊重人才,并著力培養好人才,形成"一個培養目標,五項基礎能力,四種崗位類型,四種培養模式"的"1-5-4-4"全方位人才培養體系,
確保門店人才培養的實用性、科學性和全面性。在去年9月,美孚1號車養護上海技術中心開業,每年可承接培訓超2萬人次,在服務標準化落地上的關鍵布局已初步完成。
另一方面,孚創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始終堅持數字化賦能,帶領門店擁抱數字化轉型。
根據了解,孚創IT研發團隊持續擴容,目前有將近一半的員工是IT人員。正是基于底層完善的數字化布局,短短一年時間,孚創到經銷商、門店,以及線上商城的閉環鏈路已經打通,
形成了數據串聯,所有臻選門店通過孚創智店系統進行規范的運營和管理,極大提升運營效率,并實現業務高速拓展。
通過過去一年體系化實力的不斷完善,孚創"引力"效應愈發強勁,吸納的臻選門店數量已有近400家,2021年雙十一期間GMV相比去年同期翻十倍。
情感聯結,深化品牌運營精細化
不斷完善的體系,是孚創壯大的根基和基礎,但是現如今信息快速傳播的時代,孚創要想全面打響自身名號,
不能光憑悶頭做研發、建體系,還要持續向消費者發聲,與消費者建立深層次的情感聯結,因此精細化的品牌運營必不可少。
孚創運營的"美孚1號車養護"品牌,已經在消費者心目中有了知名度,因此持續提升品牌的外緣感知和溢價能力,就需要在運營方面抓緊消費者對品牌感知的新需求。
因此孚創在上海、蘇州等8座城市舉辦了10場品牌快閃店活動,并在長沙、石家莊等6座重點城市招募了數百位消費者"體驗官",組織線下"英雄聯盟"比賽等,
讓"美孚1號車養護"品牌有了更深群眾基礎,并將英雄聯盟職業聯賽的賽事元素融入線下門店設計,帶給年輕消費者全新視覺感受,和活力滿滿的養車體驗。
不僅在線下,在觸達人群更廣的線上渠道,孚創持續優化抖音、視頻號和微信公眾號等社交渠道的運營,并通過科普養護知識、制造品牌話題等,
拉近與用戶的距離,讓消費者感受到美孚1號車養護的關懷無處不在。
回歸本質,滿足用戶體驗超值化
一款車型好不好,最終還是靠駕乘體驗來體現。而車養護好不好,最終還是靠服務體驗來印證。雖然以往以極低的價格,確實能暫時圈一波市場熱度和訂單量,
但是放眼2022年的汽后趨勢,隨著流量的邊際效益遞減、資本撤離,被高估的流量價值將回歸理性,而之前被嚴重低估的品牌價值將進一步放大。
2021年無數實例證明,單靠低價爭奪市場無法持久,汽車后市場無論是養護還是維修,都將回歸到價值等價交換這一商業本質上來。
因此,只有像孚創這樣,能為用戶帶來超值體驗的企業,才能在后流量時代行得穩、走得遠!
因此孚創在2022年首要目標,就是通過多維度提升消費者的服務體驗。首先全力鋪開線下門店的招募,美孚1號車養護臻選店計劃在2022年達到1000家,形成更廣泛的規模效應;
其次提升武漢(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研發中心這一"智慧大腦"的效率,在線上線下融合的關鍵場景中實現任務到點,更好地洞悉消費者和門店需求;
更為關鍵聚焦門店服務能力的加強,線上線下的引流最終通過門店服務水準來留住客戶。著力打造"金字招牌"的孚創,經過不懈努力,對此已經有足夠自信!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