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汽車市場遇冷 為什么日系品牌會逆勢大漲
2018年,中國汽車市場呈下行趨勢,在持續增長近30年后,猝不及防地跌進了寒冬。
根據中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最新數據,2018年11月,乘用車市場銷量214.3萬輛同比下跌16.1%,全年累計銷量2107.1萬輛同比下跌2.5%,其中轎車銷量108.5萬輛,同比下跌11.9%。毫無疑問中國汽車市場將迎來近30年來首次負增長。
車市寒冬下,如何活下去成為所有車企的必修課,而且這考驗的正是企業的整體綜合實力。
車市寒冬日系車表現亮眼
在中國汽車市場整體遇冷的環境下,日系車是唯一實現逆勢增長的車系。在銷量排名前十的車企中,日系車就占了四個名額,分別是東風日產、廣汽本田、東風本田和一汽豐田。其中東風日產累計銷量已經悄然突破百萬輛,東風本田也開始逐漸恢復銷量上漲。
值得一提的是東風本田,隨著十代思域(查成交價|參配| 思域銷量的大幅上漲,一定程度上拉動了東風本田的終端銷量。11月東風本田銷量增長幅度達11.2%至7.1萬輛,廠商銷量排名第9。 除此之外,日系品牌中軒逸(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和凱美瑞(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同比也均有萬輛以上的增長。寒冬中日系車儼然成為了中國車市最大贏家。然而反觀自主品牌,進入轎車銷量前二十名的只有吉利帝豪,其他清一色都是合資品牌車型。尤其是東風日產軒逸,以5.26萬月銷量拿到11月轎車細分市場冠軍。 在車市下滑的背景下,自主品牌在轎車領域真要加把勁了。 為何日系車逆勢上漲? 中國車市整體遇冷,大部分自主品牌更是因此淪陷,唯有日系品牌蒸蒸日上,似乎并未受到大環境的影響。 相信不少人都有這樣的疑慮:為什么日系車的銷量不降反增?其實這個問題也可以理解為什么消費者都喜歡買日系車。 首先,憑借多年的口碑積累,日系車在國人心中樹立了高可靠性的技術形象。巧的是,汽扯扒談就有兩名日系車主。在問及為何青睞日系車時,二人的回答如出一轍:皮實耐用??梢娙障弟嚰夹g流形象深入人心。 除此之外,相較于德系車、美系車,日系車更符合中國消費的實際購車需求。相對其他車系來說,日系車在技術方面的保守。因此在整車質量和油耗方面具有一定優勢。 還有就是日系車給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空間。以國內的消費水平來看,10萬左右的車型是消費大頭,而日系車在這個價格區間的布局就很多。以上幾點都是消費者在購車時所看重的,因此日系車銷量增漲也不足為奇。 不過這些都是從微觀角度分析,日系車在寒冬下實現銷量增長的原因,那么如何從宏觀角度去理解這種現象呢? 汽車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始終被視為反映市場經濟環境的晴雨表。車市遇冷,日系車銷量增長絕不是偶然。因為市場往往是既有規律又有選擇的。 在經濟下行的背景下,消費者的購買需求必然會受到宏觀經濟形勢的影響。因此實用性強、相對保守的日系車自然成為廣大消費者的首選。 總結:中國車市持續下滑,不少車企都陷入了危機。尤其是在關稅降低、合資股比開放之后,自主品牌的生存空間更是被壓縮。 中國汽車產業正在發生巨大變革,對于自主品牌而言,機遇和挑戰并存。孟子曾說過:"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強者恒強注定是未來車市的主旋律,有實力的自主品牌也必然會突破困境,成長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企業。我們期待自主品牌早日沖破黎明前的黑暗,為頹靡的車市帶來復蘇的希望。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