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燈內部有“霧氣”怎么搞?
大燈是汽車的眼睛,不僅關系到行車安全,更關系到汽車的“顏值”。但是在某些情況下,大燈內部會有“霧”,這讓小伙伴們很苦惱。如何解決這種現象?
大燈內部起霧是很常見的現象,我們大多數朋友基本上都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尤其是秋冬季節,在寒冷的車內行駛,看到大燈內部有一層霧氣是很常見的。嚴重的時候還會造成里面有水滴,非常討厭。是汽車大燈里的密封條不嚴,還是大燈有裂紋?
從大燈結構可以看出,無論是鹵素大燈、氙氣大燈還是led大燈,大燈內部幾乎都是用密封條密封的。當取下大燈后蓋時,會發現大燈上有一層密封條。該密封條是避免汽車前照燈進水的關鍵措施。除了這個措施,大燈上還有一個通氣孔,用于大燈內部的通風,但是在通氣孔處還有一個類似干棉花的處理措施,過濾進入大燈的空氣。從以上兩個措施,我們不難看出大燈內部起霧的真正原因。第一點是大燈后蓋密封條長期使用后老化或拆卸過程中損壞。第二點是通風口的干棉花是否還完好無損。汽車大燈打開時,會引起大面積發熱,大燈內的空氣會膨脹,空氣通過大燈排氣口排出。
大燈停止工作時,內部風冷需要外部空氣來彌補沖洗。此時出風口的干棉起著干燥的作用,可以過濾掉空氣中的水分,保證大燈內部的干燥。但在正常情況下,大燈內雖然會有水分,但不會通過發展變化聚集在大燈內,變成這么大的霧。而且在不行駛的過程中散發的熱量足以排出內部的濕氣。原因可能是大燈后部密封不嚴,老化。同樣,如果關閉大燈后,潮濕的空氣從密封不嚴的后蓋進入,而不是從通風口進入,結果就很明顯了。起床開車一段時間后,會發現大燈內部造成水霧,這也和季節、晝夜溫差有關。
當發現大燈內部有水霧時,要從以上兩個方面入手,檢查大燈后密封條和出風口處的干棉。如果發現密封條件不嚴,可以單獨密封密封膠,小伙伴在換燈泡時一定要注意不要弄斷密封條。至于霧后用吹風機吹干,解決不了根本原因問題,也沒必要直接用過高的溫度烘烤大燈,給大燈內部除霧,這樣很可能會大大損壞大燈燈罩。
各位好朋友,今天汽車系列的簡單介紹就這么多了。聽了汽車系列的簡單介紹,小伙伴們對大燈內部的“霧”有所了解了吧!希望汽車小編的簡單介紹能為廣大車友排憂解難。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全新寶馬5系/i5/X2 廣州車展寶馬展臺重磅車曝光
- 22023進博會:豐田皇冠Sedan氫燃料版正式亮相 續航820km
- 3上汽大通MAXUS推出全新輕客品牌“新途” 四款家族新車重磅發布
- 49.88萬元起售 帝豪L HiP冠軍版最高優惠1.4萬元 續航1300km
- 5每日車聞:油價又降了/全新凱美瑞即將亮相/Model Y即將漲價
- 6深藍S7i/SL03i上市 搭載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
- 7添越長軸距MULLINER版將在廣州車展亮相 配備航空級座椅
相關閱讀點擊加載更多 - 22023進博會:豐田皇冠Sedan氫燃料版正式亮相 續航820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