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迪q5e-tron?參數配置(上汽奧迪q5e-tron是新能源車嗎)
眾所周知,一款能夠把握年輕人審美需求的新車,已經是成功的開始,豪華品牌自然也深知這一點。
作為SAIC-奧迪的首款純電動SUV,Q5 e-tron提供了兩種風格可供選擇:豪華錦緞套裝和年輕機甲套裝。要區分兩者,可以從前進氣格柵、車身顏色、裝飾板等細節上進行區分。杜南灣財經社記者這次體驗的是它的機甲套裝產品。
機甲套裝前格柵的邊框是熏黑的,格柵內側是銀灰色的鍍鉻金屬效果。錦衣西裝給人一種奢華感和既視感,同時又不失時尚。
車身更修長,第三排是雞肋。
從側面看,Q5 e-tron保持了奧迪傳統產品較為圓潤的整體輪廓和線條,但車身看起來更加修長。畢竟整車長寬高分別為4876/1860/1675mm,軸距2965 mm。
從杜南灣財經社記者體驗的六座版來看,第二排座椅采用左右獨立座椅布局,中間留有過道,方便乘客進入第三排。所以第二排左右獨立座椅更舒適。相比之下,第三排兩側的車窗位置主要起到存放杯架和小件物品的作用,第二排座椅的膝部空間相對較窄,乘坐舒適性無疑要打折扣。毫無疑問,這個6/7座版本,第三排在滿足短途出行需求方面作用更大。
當然犧牲了第三排空間,為后備箱騰出了空間。第三排完全放平后后備箱容積達到了1776升,可以滿足郊區露營的需求。
記者注意到,備受詬病的封閉式全景座艙蓋并沒有出現在Q5 e-tron上。該車依然提供了全景天窗,可以兩段全開,其巨幕效果在采光上并不遜色于那些全景天窗。重要的是,原廠還提供遮陽簾。
智力還是硬傷。
進入Q5 e-tron的駕駛艙,可以看到滿滿的奧迪元素,11.6英寸的中控屏幕內置了新一代奧迪MMI系統。
有媒體同行抱怨,除了在線導航和微信上網,幾乎沒有與智能互聯網相關的功能。事實上,在前往目的地的路上,杜南灣金融社記者在車上擺弄了三個人半天,最后只能通過手機導航,無法直接與車載系統交互,成為此行的遺憾。據了解,如果想要體驗更多的娛樂功能,只能通過CarPlay來實現,對多媒體系統、導航、電話、空調進行設置和切換。
至于智能駕駛,Q5 e-tron的L2級輔助駕駛功能在硬件上由五個攝像頭(一個單目攝像頭和四個360度攝像頭)、三個毫米波雷達和十二個超聲波雷達組成,支持基本的ACC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AEB主動制動、碰撞后預警等功能。
電動quatrro的表現值得稱贊。
奧迪Q5 e-tron有40 e-tron和50 e-tron quattro兩種動力系統。其中40 e-tron采用后置單電機布局,最大功率150kW,峰值扭矩310nm;50 e-tron quattro為雙電機四驅車型,前置交流異步電機,后置永磁同步電機。最大功率達到225kW,峰值扭矩460nm,百公里加速僅需6.7秒。杜南灣財經社記者這次測試的機型是50e-tron榮耀機甲套裝,官方指導價45.95萬元。
對于習慣給車輛加油的司機來說,Q5 e-tron的車輛啟動模式在啟動時還是需要短暫的適應。上車后踩剎車踏板就可以打開電源,換到D擋,不需要解鎖P擋。至于一鍵啟動按鈕,可能只是滿足了一種“儀式感”。
值得一提的是,在起步階段,Q5 e-tron并沒有表現出純電動車那樣的快速加速響應,動力輸出也比較緩慢,接近自吸燃油車的線性。直到高速路段需要連續超車,動力輸出才會快速連續響應。
同時,在這臺Q5 e-tron上,純電動汽車常見的動能回收現象也被削弱了。只要處于舒適駕駛模式,就完全感受不到動能回收帶來的阻力。
由于本次試駕路線的目的地是浙江省北峽谷,道路難免要經過盤山公路。無論是連續急彎還是根據需要短距離加速超車,車輛底盤性能和動力分配的合理性都非常重要。得益于奧迪Q5 e-tron(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搭載的電動quattro技術,完成精確的動力分配只需要30毫秒,配合前麥弗遜后多連桿的獨立懸架。因此,即使在曲折多彎的路段,人們也可以輕松控制這種2噸重的車輛。
總結:
作為一款由MEB純電動平臺打造的車型,SAIC奧迪Q5 e-tron在設計風格和操控性能上繼承了奧迪品牌的優秀基因,并降至40萬元以下的起售價,在品牌力上也給其他競爭對手帶來了打擊。
但經過這次試駕體驗,豪華品牌在國內市場的競爭短板也在Q5 e-tron上得到充分體現。最明顯的就是智力。相比造車新勢力的高智能人工智能助手,Q5 e-tron在娛樂性、便捷性、功能性、應用生態等方面還有待提升。當然,與其他兩位BBA選手相比,奧迪進步很快。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