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品牌介紹 車載攝像頭介紹
主要分為以下六類:
1.車載攝像機的分類和概述
2.車載攝像頭的工作原理
3.車輛限界攝像機的性能要求
4.新能源汽車攝像頭配置
5.車載攝像頭供應商級整車廠配套
6.車載攝像頭的市場份額及未來發展趨勢
一、車載攝像頭分類介紹
車載攝像頭在汽車上的主要應用是行車記錄儀和倒車影像。隨著汽車的智能化,攝像頭開始與算法結合,實現車道偏離預警、汽車碰撞預警等ADAS功能。
根據車載攝像頭的安裝位置,可以分為:前視攝像頭、后視攝像頭、側視攝像頭、內置攝像頭、全景攝像頭。
根據車載攝像頭的功能,可以分為:駕駛輔助、泊車輔助和車內駕駛員監控。
比如特斯拉自動駕駛儀配備了8個攝像頭:3個前置攝像頭,2個側面前置攝像頭,2個側面后置攝像頭,1個后置攝像頭。視野360度,前方最遠探測距離250米,后方最遠探測距離50米。
駕駛輔助:行車記錄儀、車道偏離預警、開門預警、盲點監測、交通標志識別等。
1.智能前視(單目/雙目/三目):動態物體檢測(車輛、行人),靜態物體檢測(紅綠燈、交通標志、車道線等)。)和過得去的空間劃分等。
2.側視輔助(廣角):用于監控行駛過程中后視鏡盲區內的動態目標;
3.夜視輔助(夜視攝像頭):用于在夜間或其他光線較差的情況下更好地探測目標物體;
根據工作原理的不同,夜視系統主要分為三大類:微光夜視技術、被動熱成像夜視技術和主動紅外夜視技術。
駐車輔助:倒車影像/360環視
360環視(廣角/魚眼):主要用于低速近距離感知;同時,系統采集車輛周圍的圖像,通過圖像處理單元失真減少透視轉換圖像拼接圖像增強,最終形成車輛周圍無縫的360度全景俯視圖。
車內駕駛員監控:疲勞檢測
主要針對駕駛員疲勞、注意力分散、駕駛不規范等危險情況提供一層或多層預警。要求能在所有工作條件下工作(包括暗光、夜間、背光等。)且不受司機衣著影響;
面部檢測、頭部特殊檢測、眼睛檢測、眨眼檢測。
2.關于車載攝像頭的工作原理:
目標物體的鏡頭產生的光學圖像投射到圖像傳感器上,將光學信號轉換成電信號,再經過A/D(模數轉換)轉換成數字圖像信號,最后送到DSP(數字信號處理芯片)進行處理,DSP將信號處理成特定格式的圖像,傳輸到顯示屏進行顯示。
攝像機的主要硬件組件:
透鏡)-透鏡組由光學透鏡、濾光片和保護膜組成。
圖像傳感器-CMOS光敏元件
數字信號處理芯片
根據相機的芯片標準,分為CMOS和CCD高清相機。
CMOS芯片:主要用于車載攝像頭。
CCD芯片:用于公交車、公交車、長途汽車
三。車輛液位計攝像機的性能要求
1.耐高溫:車載攝像頭應在-40~85范圍內正常工作,適應溫度的劇烈變化;
2.抗震:車輛在不平的路面上行駛會產生強烈的震動,所以車載攝像頭必須能夠抵抗各種強度的震動;
3.防磁:車輛啟動時會產生極高的電磁脈沖,對防磁性能要求極高;
4.防水:相機要密封嚴密,這樣在雨水浸泡幾天后仍能正常使用;
5.使用壽命:使用壽命至少8到10年才能滿足要求;
6.超廣角:側視攝像頭必須超廣角,水平視角135;
7.高動態:虛擬企業
8.低噪點:在光線較暗的情況下能有效抑制噪點,尤其是要求側視和后視攝像頭即使在夜間也能清晰捕捉圖像。
動詞(verb的縮寫)車載攝像頭供應鏈:
不及物動詞車載攝像頭的市場份額及預期
車載攝像頭的發展趨勢
大多數新車或多或少都配備了基于攝像頭或毫米波雷達的駕駛輔助系統。在車載傳感器市場不斷擴大的背后,最重要的推動力是ADAS在量產車市場的快速滲透,尤其是基于攝像頭的識別預警ADAS,如TSR交通標志識別、LDW車道偏離預警、AEB自動緊急制動、LKA車道保持輔助、FCW前向碰撞預警、360全景泊車等。未來,隨著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的落地,攝像頭和雷達市場將迎來更高的增長。
歡迎關注轉發,請動動小指頭記得幫我點個贊【吃瓜的人】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上汽大通MAXUS推出全新輕客品牌“新途” 四款家族新車重磅發布
- 29.88萬元起售 帝豪L HiP冠軍版最高優惠1.4萬元 續航1300km
- 3每日車聞:油價又降了/全新凱美瑞即將亮相/Model Y即將漲價
- 4深藍S7i/SL03i上市 搭載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
- 5添越長軸距MULLINER版將在廣州車展亮相 配備航空級座椅
- 6吉利幾何E螢火蟲新增車型 售8.48萬元
- 29.88萬元起售 帝豪L HiP冠軍版最高優惠1.4萬元 續航1300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