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東風雷諾科雷嘉怎么樣及東風雷諾科雷嘉的配置如何
對于東風雷諾來說,黑客是一個尷尬的存在。因為血緣關系,他們既是盟友又是對手,不斷有人拿科雷加和哈克類比,但廠方認為兩者沒有可比性。沒錯,他們不僅是同一個父親(外國),也是同一個母親(中國)。兩兄弟互相比較,怎么才能快樂成長?所以,我也想搞清楚兩者的異同。“同平臺”是否等于“同質化”,結構相同是否必然導致效果相同?這也成為了這次試駕的主旋律。
外形設計充滿活力。
半年前,我去歐洲出差,看到雷諾的新車在法國滿大街都是。這種設計語言真的讓我大吃一驚。如果大家對雷諾的印象還停留在科雷傲(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拉古娜、郎峰上,那就來看看這些小鮮肉吧。包括之前見過我們的卡賓,還有歐洲常見的Clio和Twingo都換成了這張臉。如果說以前的法式浪漫是含蓄的,現在這種設計語言已經足夠外向了。
和科雷嘉代言人范冰冰一樣,他有一張新潮的“錐子臉”,這是科雷嘉前臉最搶眼的元素。整車長寬比要比逍客長,a柱也是SUV中少有的坡度,所以從側面看,科雷嘉相當舒展,沒有任何束縛感。圍繞車尾,尾燈凹凸有致,立體感很強。另外,LED燈帶亮起的時候是C型的,讓我想起了科幻的寶馬i8(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
全車使用了大量大開大合的曲面,沒有任何死板的劃線,幾乎沒有直邊,使得科雷嘉的光影效果相當獨特。從車的角度來看,引擎蓋簡直是波浪形的,兩側的后視鏡里還能觀察到一對豐滿的后翼子板。科雷加胖乎乎的外表,就像楊貴妃和蒙娜麗莎一樣,在強調“力量感”的當下是獨一無二的,這也是科雷加被認可的由來。
浪漫主義實用嗎?
外觀的青春氣息蔓延到了內飾。如果說科雷嘉的外觀很撩人,那么內飾就很出彩。當談到浪漫,法國人調情。即使是直男也要彎腰。
整個中控部分設計出彩,層層環繞,錯落有致,位置關系多變,層次感和立體感強。用料也夠厚道,內部用了很多軟性材料。如果看到拼接,確實拼接沒有偽裝。
高配車型上的7英寸TFT儀表盤可以轉換成不同的顏色,甚至不同的樣式(儀表盤的效果將在稍后推出的科雷嘉試駕視頻中演示)。可以看到雷諾設計師設計了幾套接口不同,配色不同的儀表,挺不錯的,陷入了選擇的困難。這樣一來,選擇權就交給了車主。
科雷嘉的法國同胞,3008的內飾設計也很精彩,但是3008內部有一些令人費解的設定,并不是一個有用的。幸運的是,科雷加沒有犯浪漫主義的老毛病。
我覺得科雷嘉的車艙還是比較好用的,沒有太多怪脾氣。方向盤調節范圍足夠大,位置方便;前排座椅角度也不錯,腰腿支撐不會讓人不舒服;儀器有足夠的標識,易于觀察;前后左右視野無明顯盲區,后視鏡觀察范圍足夠大;車內儲物空間設置合理,形態正常;止動桿和機械手制動器運行平穩;前門和后門襯里,與手臂接觸的部分,也包裹在織物(中低匹配)或皮革(高頂匹配).畢竟是日系品牌結盟的法國品牌,考慮問題比純法國人成熟很多。
但是后排的表現就沒那么講究了。我會把空間留給以后。沒有后出風口不算重傷。我只批評它的車門內襯和座椅包裝。車門的硬塑料一體成型,不僅看起來簡潔,而且感覺很廉價。坐墊和靠背比較平,對身體的側向支撐不足,給人一種座椅很薄的錯覺。仿佛前座靠背是分水嶺,前座利用率比較高,所以待遇很好,而后座完全備用,待遇好像低了一個檔次。
來到后備箱,科雷加展現了他踏實的一面。不僅座椅靠背和后備箱有放下座椅的扳手,地板也是分層設計。如果采用上層地板,后車廂總高度較低,但后排座椅放倒后可以從門檻延伸到平臺,是一個平面。隔板是可移動的,可以作為前后的臨時隔板,也可以方便地插入預設的固定位置,充分利用后備箱的高度。
來自CMF平臺的硬件
所謂平臺,不僅僅指底盤,還包括很多模塊,甚至車身框架。我們自然可以在科雷加身上找到很多熟悉的元素。動力系統、懸掛系統這些“大東西”就不用說了,小到后視鏡調節按鈕、四個車窗和門鎖控制區域、空調控制面板的邏輯和排擋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公式。
科雷嘉首次推出第八代CVT變速箱,搭載MR20DE發動機和Jacto。我們熟悉這種權力組合。在歐洲,科雷嘉的汽油發動機是1.2T機械增壓版(比客艙多13kW)。至于為什么中國版不是原裝的,我覺得最合理的解釋是1.2T發動機的產能還沒有完全釋放,但MR20DE還是很充足的,可以更好的匹配東風雷諾工廠一期15萬的產能。1.2T后期肯定會交付,但和歐洲發動機不一樣,國內不需要高增壓版本。
在懸掛部分,采用了同一套前麥弗遜后復合多連桿。優勢顯而易見。這種懸掛賦予科雷嘉更加靈活的駕駛和操控感,公路性能值得肯定。細長的后懸架擺臂也讓科雷嘉理論上可以實現更大的落點行程,有利于克服更棘手的路況。要知道,上一代奇駿,看起來很硬,能越野,用的就是這個懸掛系統。
同樣的缺點是科雷嘉繞不過去的,就是這套后懸掛有點太占地方了。科雷嘉的軸距和逍客幾乎一模一樣,只差1 mm。后排的乘坐體驗和逍客一樣,腿部空間尚可,但這是以犧牲靠背的傾斜度為代價的,所以人會坐直。而且后排座椅的腿部側向支撐不夠充分,坐姿也比較受限制。
兩車實測空間數據的對比結果也印證了我的乘坐印象。
雷諾的軟件
如前所述,科雷嘉來自CMF平臺,因此將它與黑客相提并論是許多人的本能反應。但是同一個平臺真的能證明這兩款車只是外觀上的區別嗎?我們繼續往下看。
看圖書陣容并不新鮮,但科雷嘉給我們的動力體驗卻是另一番滋味。這臺自然吸氣發動機配備了CVT變速箱,保持了換擋的平順性和平順性能。和逍客上的CVT一樣,突然加速會模擬擋位,讓發動機加速時聽起來更有節奏感。但科雷嘉對油門動作的解讀與日系車不同。對于油門開度的突然加深,比如中途起步再加速,科雷嘉的反應不那么沖動,比較平緩,速度先上去,動力跟上。歐洲車的油門性格是這樣的。相比日系車的輕快感,歐系車更注重提速的隱蔽性,因為歐洲比日本有更多的勻速行駛的路況,瞬間提速的能力并沒有那么重要。
科雷嘉的懸掛和轉向也更緊一點。先說懸掛部分。科雷嘉開車不會感覺到懸掛很軟,震動過濾比較緊,但是你能感覺到整個懸掛彈性十足,車身不松。與CX-5相比,科雷嘉進入車廂的細微震動略少,而井蓋按壓、減速帶通過等大動作則不如CX-5直接。科雷加的震動過濾就像嚼一塊冰凍的口香糖,黑客是常溫下的口香糖。
這樣做的動機很明顯,就是用更硬朗的懸掛來提供更敏捷的操控感。科雷嘉確實提高了逍客的轉向延遲感,車子變得更愿意轉彎了。即使你能用“劈”的力量與它相處,它依然會陪伴著你。懸掛支撐力充足,側傾小,接近極限能給人充足的安心感。
如果讓我盲考,我絕對不會認為我開的是黑客。同樣的材料,但是不同的廚師做出來的味道和口感不一樣,會有很大的不同。即使是同樣的菜譜,火候和調料的比例不同,味道也相差甚遠。
價格高嗎?
科雷嘉目前只有16.6 ~ 22.8萬的預售價,已經侵占了途觀和CR-V的地盤,價格高嗎?如果只看價格區間,難免會覺得有點高。但是不談配置談價格就是耍流氓。
造成這種錯覺的罪魁(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禍首是東風雷諾對待低配車太有誠意了,最低配置也不是乞丐,配置水平完全可以讓消費者接受。包括六氣囊、ESP、LED日間行車燈和尾燈、TFT液晶儀表盤、藍牙電話(帶單色顯示屏)等功能都有選擇。換句話說,科雷嘉的起步價分分鐘可以是很多人的起步價。頂配車型除了帶鎖止的四驅系統,還有一系列主動安全系統,配置水平相當于逍客,增加了四驅系統。
但只看配置談貴不貴也有失偏頗。雷諾品牌已經缺席中國市場一段時間了,這意味著它肯定不是一個強大而有吸引力的品牌。看到《美人魚》的導演是周星馳,60塊錢買的電影票。我看到《澳門風云(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3》是原隊的,白給我一張票也是浪費時間。這就是不同口碑積累的不同票房號召力和議價能力。科雷嘉是東風雷諾導演的處女作,定價謙虛一點也不是壞事,尤其是目前大部分消費者還沒有意識到要為更精致的設計買單。
總結:
這款車從內到外,可以說給人的感覺是不會讓人想起掛日產標的親戚。如果僅僅從平臺分享的層面,得出兩車長得不像的結論。嗯,我只能說你電腦的鍵盤不錯。濃郁的歐式風格讓科雷嘉極具辨識度。
它的駕駛體驗是原汁原味的歐式風格,緊湊靈活;外形設計前衛,撩人;內飾的布局也更加優雅,感覺很清爽。但是,在價格面前,我很難堅持自己有多善良:雷諾的品牌力是最大的變量。開歐洲車更多的是調整方向的問題,沒有好壞之分。優秀的內外設計值得肯定,但中國人還沒有為優秀的設計付出更多的錢。即使有這么少的人,東風雷諾肯定也不希望這么少的人識貨。
東風雷諾科雷嘉是2016武漢(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馬拉松唯一官方指定用車,也是以這樣的方式呈現在大眾面前。就像沒有一步到位的馬拉松,也沒有一炮而紅的品牌。新軍東風雷諾,開炮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東風雷諾科雷嘉首次試駕印象】
突出優勢:新潮的內外設計;依托成熟平臺;良好的道路駕駛感;配置合適,使用方便。
主要短板:后排乘坐的感覺略少;品牌號召力略弱。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