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電池自放電是怎么回事?電池自放電的原因及故障排除
【汽車電池自放電癥狀】什么是電池自放電?
汽車電池充滿電后,在汽車電池不使用或有電解液的儲存期間,充電量的無效消耗稱為自放電;它的電自行消失的現象叫自放電。即電池不接外電路時自放電電流造成的能量損失。
自放電率表示為單位時間內含量減少的百分比。在正常情況下,一個維護良好且充滿電的電池在20~30下放置28天,其容量損失不應超過20%。超過以上數值說明自放電過大不僅會影響使用,還會縮短使用壽命。
過度自放電的電池在停止使用期間電動勢和容量迅速下降。汽車發電機充電時,電解液溫度高,但端電壓低。當汽車幾天不行駛時,用這種電池是不可能啟動發動機的。嚴重時某一天工作狀態正常,第二天電壓下降很多或者幾乎沒電,導致起動機不轉,燈不亮,電喇叭不響的現象。
【汽車電池過度自放電的原因】
自放電可分為正常放電和故障放電。
電極板中的雜質是正常自放電的原因之一。
例如,正極板的活性材料是二氧化鉛,但是極板的柵格框的材料是鉛,從而在正極板本身中形成電池。對于負極板來說,雖然是純鉛,但這只是相對的,實際上也避免不了含有少量的其他金屬雜質。
質量也會形成小電池。這些小電池的電路是閉合的,所以它們自己放電。
自放電失敗的主要原因是電池中混入了有害雜質,尤其是那些電位比鉛高的金屬雜質(如銅、鐵)。),哪些危害更大。
比如在蓄電池中混入銅片,貼在負極板上,形成一個帶鉛的小電池。其中銅(Cu)是正極,鉛(Pb)是負極。電流從銅流到鉛,再通過電解液回到銅,形成閉合回路,自行放電。
其次,如果電池頂蓋開裂或密封膠不嚴,表面被溢出的電解液浸濕,也會造成正負極之間的導電通路,自行放電。至于電池殼的隔板或隔墻破裂,活性物質沉積過多造成的短路,即使是輕微的也會造成嚴重的自放電。如果內部短路嚴重,充電時不會發生化學反應,電池電動勢等于零,必須及時修復。
簡而言之,汽車電池的過度自放電大多是由于自放電“原電池”和內部或外部導電層的形成。主要原因是:
電池上蓋不干凈,過充后電解液溢出,電解液儲存在蓋殼上,正負極接成回路;車內電池有漏電和異常接地,引起自放電;電解液不純。電池缺水后,加入的不純水造成電解液中雜質過多,形成“局部電池”,自行放電;汽車的劇烈行駛使電極板活性物質脫落過多,沉積在罐底,在電極板內部形成短路,自行放電;當電池離熱源太近,工作在高溫環境下,正極海綿鉛溶解更快,析氫量增加,負極板自放電加劇。
[電池自放電故障的判斷和排除]
在自放電的情況下,首先檢查電池蓋是否
(1)堅持日常維護,注意保持電池清潔干燥。擰緊注油孔的塞子,疏通通氣孔,防止灰塵和污垢進入外殼。如果蓋子被電動液壓弄濕或弄臟,可以用熱水或清水清洗。如果可能的話,最好用碳酸鈉(蘇打)或其他堿性溶液擦拭。然后在電桿表面涂一層薄薄的黃油,防止電桿內產生硫化物和氧化物,增加電阻。
(2)應使用蓄電池硫酸和高純蒸餾水配制電解液,以保持電解液的純度。按照國家標準的規定,用合格的硫酸和純水配制的電解液,不得隨意添加礦泉水和自來水。普通工業硫酸雖然價格便宜,但含有很多雜質,除非絕對必要,否則不應用于配制電解液。
(3)如果發現電池有自放電故障,應及時排除。方法是:倒出電解液,燙掉未封口的膠,取出極板,用清水沖洗極板和隔板,更換損壞的隔板。然后重新裝上,注入干凈的電解液充電。充電電流合適,防止板的活性材料因充電電流過大而脫落。
(4)如果電池離熱源太近,應采取隔熱措施。經常檢查電氣系統的絕緣,以消除漏電和短路。
(5)暫時不用的新電池不要倒入電解液。對于充滿電解液的閑置電池,應定期充電,避免容量降低、使用壽命縮短甚至提前報廢。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9.88萬元起售 帝豪L HiP冠軍版最高優惠1.4萬元 續航1300km
- 2每日車聞:油價又降了/全新凱美瑞即將亮相/Model Y即將漲價
- 3深藍S7i/SL03i上市 搭載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
- 4添越長軸距MULLINER版將在廣州車展亮相 配備航空級座椅
- 5售價11.99萬元起 風行雷霆410續航版車型上市
- 6理想MEGA更多信息公布 風阻系數0.215Cd 軸距3米3 續航超700km
- 7試駕合創V09 “MPV界卷王”靠什么挑戰騰勢D9銷量王座?
相關閱讀點擊加載更多 - 2每日車聞:油價又降了/全新凱美瑞即將亮相/Model Y即將漲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