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輪胎行業新聞 2021年輪胎出口
出品?|?車與輪
高級編輯?|?高曉玉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各個國家都緊急采取措施防止新冠疫情的蔓延。截止北京時間3月24日上午11時,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381293例,美國確診病例達46332例。
為有效防止新冠疫情的蔓延,各個國家分別采取了口岸關閉、禁止境外輸入、停止或減少簽證服務等措施,全球各地經濟大環境都出現了明顯變動。
中國輪胎作為世界產能大國,同樣也是世界出口大國,許多民營輪胎出口占比高達90%,大部分維持在60%以上。此次新冠疫情飛的大范圍爆發,對于國內輪胎企業的出口而言,帶來了非常嚴重影響。
多國采取措施,暫停或關閉海陸邊境口岸、貨運航班
隨著疫情的蔓延,多個國家采取疫情防控措施。如關閉邊境檢查站、關口;暫停所有航班;暫停入境簽證等措施。以下是小邦總結的各個國家應對新冠疫情所采取的措施,內容如下:
為應對新冠疫情,目前已有57個國家采取措施,來緩解疫情的大肆蔓延。其中與輪胎進出口有密切關系的幾個國家,也分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泰國關閉124個關口,所有國際航班暫時停飛;越南貨物進出口仍要將防疫置于優先考慮;美國暫停簽證服務等
美洲、歐洲、中東、非洲等多各地區輪胎工廠關閉
隨著疫情的肆虐,現在全球疫情蔓延形勢嚴重。各行各業均受到不同程度影響,自然輪胎行業也不例外。
各輪胎企業為應對疫情發展均采取不同措施,目前,已經有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異、德國馬牌等大型輪胎企業采取暫時關停輪胎工廠的做法。
疫情對于輪胎市場行情有何影響?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呈現全球“大流行”特征。各行各業都無法避免,那么此次新冠疫情的蔓延,對于輪胎行業又將產生哪些影響呢?
1、輪胎原材料供應受限,當地輪胎開工受影響
泰國是中國橡膠原材料進口國,由于新冠疫情影響,泰國關閉多個關口,直接影響了輪胎原材料橡膠的供應,導致天然橡膠供應受限。同時,國內多家輪胎企業紛紛在泰國和越南建廠,這兩個國家紛紛采取限制入境政策,直接影響了當地輪胎工廠的生產狀況。
2、歐美國家限制入境,對輪胎消費市場影響較大
隨著疫情的蔓延,歐洲和美國等地疫情最為嚴重,這些國家又都采取緊急措施,采取封城等措施,禁止國外人員入境。人員流動減少,客貨運輸量下降,直接導致國外輪胎主要消費市場遭受打擊,對中國輪胎企業的出口銷量帶來嚴重影響。
3、出口轉內銷,國內市場成為企業爭奪的重要場地
由于受疫情影響,各國對進出口貨物采取限制,致使不少原來側重出口外國的輪胎企業在出口方面受到嚴重影響,產銷量嚴重下滑。為此也將促使不少輪胎企業由出口轉內銷,因此,國內市場成為眾多輪胎企業爭奪的重要場地。
4、國產輪胎企業將迎來大發展,新基建迅速開展
疫情下,國家投資34萬億,大力發展新基建,為輪胎行業發展迎來新機遇。
2020年開年以來,中國輪胎行業產能建設尤為突出,如中策橡膠(泰國)有限公司三期全鋼胎車間三大土建工程奠基、賽輪東營工廠高性能半鋼子午胎擴建項目啟動、賽輪沈陽年產300萬套高性能智能化全鋼載重子午線輪胎項目開工、玲瓏輪胎增發20億擴大荊門產能、中策橡膠(建德)有限公司春秋廠區改擴建及倉儲配套項目開工等。
小邦說:
2020年對于輪胎行業而言將是改變歷史的關鍵性一年。由于受疫情影響,不少輪胎巨頭受到影響,財報數據不理想,紛紛采取暫停工廠或者裁員等措施,以減少對企業自身的影響。
然而與國外輪胎不同的是,國內輪胎卻迎來的新的市場機遇。受國內政府34萬億新基建紅利的影響,中國輪胎企業也在飛速發展,抓緊擴展產能,以應對疫情過后消費者的報復性消費需求。對于中國輪胎企業而言,搶占市場,改變世界輪胎行業格局的關鍵時期到來了。抓住機遇,你就是未來的強者。
本文來源于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近年來中國反傾銷案例,如果可能加上案例分析,說一個即可解釋其原因?
中國輪胎遭遇反傾銷案例分析
據商務部進出口公平貿易局及五礦商會消息,印度商工部反傾銷總局應輪胎行業生產Nt#會的申請,已經于2005年12月30日對原產于中國汽車輪胎提起反傾銷立案。印度輪胎行業生產商協會是代表
印度最大的輪胎生產企業的組織。目前,該協會的會員包括MRF、Apollo、Tyres、JKTyre、Ceat和Birla公司等印度的輪胎大生產商。
據資料:截至本案,印度已累計對華發起87起貿易救濟調查案件,其中反傾銷調查84起,保障措施調查2起,特別保障措施調查1起。
2005年以來,印度對中國共發起6起反傾銷調查。印度之所以頻頻向我國出口產品揮舞反傾銷大棒,主要原因就是中國和印度在產品結構上的類似。
我市涉案企業為廣州珠江輪胎有限公司。該公司全年出口印度1068萬美元,占全國總量的三分之一。珠江輪胎的應訴態度、方法與結果將直接影響我國在印度的輪胎市場。近日,該公司負責人已經
趕赴北京,與商務部及商會商討應訴事宜。
2005年中國輪胎大事記:
2005年3月,印度輪胎業生產商協會表示,將在1個月內向政府對原產于中國的汽車輪胎提交反傾銷訴訟申請。該協會董事DRavindran表示,印度汽車輪胎生產商協會已經事先向海關作出通報,并提供了目前輪胎的市場價格。印度輪胎銷售商協會表示,生產商協會此舉是“不公平”的。中國的輪胎價格低是因為中國天然膠的銷售價格比印度要低得多。商務部呼吁我國有關生產/出口企業應密切關注此事動態,積極做好應對準備,保證出口的順利進行。
2005年4月,土耳其政府發布公告,對原產于中國的輪胎作出反傾銷初裁,決定從2005年3月10日起征收臨時反傾銷稅,稅率為33%。這一舉動再次為我國敲響了輪胎出口遭遇反傾銷的“警鐘”。反傾銷行為極易引起仿效。自2004年以來,土耳其、印度、秘魯等國先后對我國出口輪胎提出反傾銷立案調查,如果此種勢頭發展下去,勢必會對我國輪胎行業造成不利影響。
2005年8月20日,土耳其外貿署對原產于中國的輪胎反傾銷案作出終裁,認定中國出口的涉案產品存在傾銷,并對土耳其國內產業造成損害。終裁決定從即日起,對原產于中國的輪胎以CIF價按不同稅號分別征收60%或87%的反傾銷稅。案件中,我國應訴企業未獲得市場經濟地位待遇。
2005年10月28日,南非國際貿易管理委員會發布公告,接受南非制造業聯盟代表南非國內的輪胎生產商提交的申請書。對原產于中國的輪胎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南非國際貿易管理委員會認為,原產于中國的。輪胎在南非國內市場上低價傾銷,給南非國內相關產業造成實質性損害。傾銷調查期為2004年1月1日~2005年3月31日,損害調查期為2002年1月1日~2005年3月31日。2005年初,南非制造業聯盟代表南非國內的輪胎生產商向南非國際貿易管理委員會提交申請書。申請書提供的證據表明原產于中國的輪胎在南非國內以低于正常價值的價格在南非市場銷售,導致南非國內的同類產品生產者不能在市場上參與公平競爭,給南非國內輪胎生產者的經營和發展造成嚴重影響。涉案產品屬于新型充氣輪胎,其中包括海關編碼為40111000,‘主要用于摩托車;海關編碼為40112015,主要用于卡車和公共汽車;海關編碼為40112025,主要用于載重指數不超過121的汽車和載重指數超過121的汽車。
2005年12;月23日,墨西哥調查機關決定對原產于中國的旅行小客車和輕型卡車輪胎進行反傾銷調查,調查期為2004年1月1日一2005年3月31日。涉案產品海關編碼為40112003、40112005。
2005年12月30日印度商工部反傾銷總局對原產于中國的卡車和客車斜紋輪胎提起反傾銷調查,涉案產品的印度海關編碼為40112090、40131020、40139049。
L2005年12月31日,中國輪胎行業應訴南非反傾銷調查的案件成為中國輪胎企業首次在行業協會一一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輪胎分會的組織和領導下進行的大規模集體抗辯。北京小耘律師事務所律師張毅作為代表律師表示,“根據我們所了解的情況,在中國,沒有一個行業像輪胎行業這樣遭受過如此高頻率的反傾銷調查,因此本案是中國產品在出口中遇到反傾銷損害最典型的案例。我們要求政府出面同南非政府和相關企業交涉。”在過去5年里,中國輪胎企業已經經歷了多次打擊。前幾次遭遇反傾銷,中國的輪胎企業由于沒有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再加上出口金額較小,影響不大,基本上沒有進行任何抗辯,因此,中國輪胎也基本上從委內瑞拉和秘魯市場全部退出。
由于我國擁有豐富的廉價勞動力,發達國家橡膠加工企業向我國迅速轉移。目前,世界輪胎十強中已有8家“落戶,,中國,促使我國輪胎產量大幅增長。國內輪胎市場呈現供大于求的局面。在這種情況下,輪胎企業紛紛加大了出口的力度。但出口輪胎產品和市場結構不盡合理。出口輪胎中以低檔次輪胎為主,出口價格低;出口國家以發展中國家為主,出口中東、東南亞、非洲、南美等地區的輪胎約占出口總量的70%,而北美、歐盟等發達國家所占比例較小。隨著近年來我國輪胎出口逐年迅速增長,遭遇的反傾銷案件也越來越多。雖然名義上提起反傾銷的是南非、印度等國的輪胎生產商協會,但背后實際操縱該協會的則是世界輪胎巨頭。近幾年來,這些壟斷國際市場近60%份額的跨國公司在中國頻頻建廠,通過各種營銷手段來擠占中國輪胎企業的國內市場,迫使中國企業只能加大開拓歐美、南美、亞洲和非洲的海外市場來彌補國內的損失。但就在中國企業剛剛大規模進入國際市場的同時,這些世界輪胎巨頭又意識到中國輪胎有可能威脅到其在國際市場的份額,于是通過上述多起反傾銷案件來擠壓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的份額。
我國輪胎生產企業,為避免重蹈屢遭反傾銷和保障措施之覆轍,要從政策和技術兩個層面積極籌劃反傾銷的應對措施。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加大輪胎生產、出口的宏觀調控力度,力促輪胎出口由數量型向技術型、效益型轉變。行業協會要充分發揮管理協調作用,加強行業自律,避免惡性競爭;對國外出現的反傾銷調查,應及早組織企業應訴,避免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
出口輪胎企業要實施名牌戰略,加大技改力度,調整出口產品結構;積極開展體系認證和國外產品認證出口;重點企業利用技術優勢到國外投資和合作建廠,防范國外反傾銷風險。疫情全球蔓延,輪胎是暴漲?還是暴跌?
出品?|?車與輪
編輯?|?吳世杰
世衛組織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3月27日,全球已有199個國家地區出現新冠肺炎病例,中國以外新冠肺炎確診超過38萬例。其中,美國確診病例83066例,已成為全球確診病例最多的國家。
【圖片來源:新華社】
疫情在全球的持續蔓延產生一系列連鎖反應:美國、歐洲等地因疫情導致封城封廠、東南亞等輪胎原材料產地封鎖港口、國外各大輪胎企業停工停產、中國輪胎出口受阻......在全球疫情和世界經濟不斷突變的背景下,輪胎價格是否會即刻劇變?如果變動,是會上漲還是下跌呢?
輪胎價格上漲的7大理由
1、國內工廠產量有限,整體開工未滿負荷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內前兩月輪胎產量下滑近三成。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2月,國內橡膠輪胎外胎產量8086.5萬條,同比減少27.2%。此外,受輸入型疫情影響,上周國內全鋼和半鋼輪胎開工率僅恢復至63.72%和62.09%。目前,僅貴州輪胎、雙星輪胎等少數企業宣布基本達到滿負荷生產,全國整體產能仍然存在限制。
供求關系是影響輪胎價格的主要因素。短期內國內輪胎工廠的產能不足將導致現有供求關系失衡,此前東營輪胎廠門口排隊搶貨等現象也頻頻發生,或漲價的預兆之一。
2、國外工廠關廠停產
隨著疫情的肆虐,全球100+海外輪胎工廠已采取關廠停產措施。普利司通、米其林、固特異等頭部企業關閉的工廠數量一度達到十幾家甚至幾十家!
海外大量輪胎工廠停工停產將造成全球輪胎產能驟減、企業現金流緊張。這可能會成為未來一點時間,部分外資大品牌輪胎價格上調的重要理由之一。
3、工廠減產、裁員、降薪
從去年年底開始,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異、阿波羅等輪胎企業就紛紛宣布針對海外工廠的減產裁員計劃。近期,印度的阿波羅輪胎高層管理人員主動降薪15%—25%。75強企業“JK輪胎”也宣布,全體公司董事一起降薪25%。
【JK輪胎董事長Raghupati?Singhania】
減產、裁員、降薪反映出企業成本支出過高,盈利能力存在隱患。同時也將造成工廠產能削弱,輪胎供應數量降低,進而帶來了輪胎漲價的可能。
4、防疫工作增加企業運營成本
輪胎生產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廠區、食堂、宿舍、廚房、衛生間、辦公區須進行重重檢測和全方位消毒。消毒水、測溫槍、口罩每天都在消耗。據介紹,一個600人的工廠,光是每天換一個口罩,每月成本就得10萬左右。
目前,全國正在嚴防海外輸入型病例,防疫工作所產生的額外開銷仍然存在,企業的日常運營成本也隨之逐漸攀升。
5、國內疫情結束后,或出現報復性消費
國內車主的換胎保養需求在疫情的影響下積攢了數月,有業內人士預計在疫情防控結束后,國內將迎來一波換胎小高潮。
此外,在恒豐輪胎的漲價通知中也有提到:若5月份國家能宣布疫情基本控制,終端銷售將會有明顯的報復性反彈增長。
6、東南亞封國,引發業內人士對原材料供應的擔憂
目前,馬來西亞為制止疫情已在全國落實管制,管制期從3月18日起至3月31日。馬來西亞檳城港也隨即封閉,不再接受泰國貨物過境。據了解,2017-2019年中國自馬來西亞平均月進口量在6.5萬噸左右,馬來西亞暫時“封國”將可能造成中國自馬來西亞進口量縮減一半左右。
【進口占比2:中國自馬來西亞天膠進口量占總進口量】
當然,據隆眾資訊介紹:“目前中國國內天然橡膠非國儲庫存高達153萬噸左右,足以滿足國內3個月以上正常生產。”只是由于現在東南亞疫情走勢尚不明朗,業內人士擔心在幾個月后可能出現國內原材料短缺、價格上漲的情況。
7、全國高速公路4月或將恢復收費
目前,隨著國內疫情逐漸好轉,免收高速通行費政策的持續時間也發生了改變。《關于近期收費管理情況的通報》文件顯示,根據交通運輸部最新會議精神,高速公路預計于2020年4月初恢復正常收費。此外,廣東省也已明確通知:4月30日之前恢復高速收費。
輪胎運輸成本是企業的經營活動的重要開支之一。高速公路恢復正常收費之后,輪胎運輸成本相較于之前必定有所增加,從而導致輪胎漲價的風險。
輪胎價格下跌的6大理由
1、油價下跌
3月9日,國際原油價格迅速暴跌30%。其中,布倫特原油價格跌至每桶31.02美元,WTI原油跌破28美元/桶,創下30年來最大單日跌幅!國際原油市場迎來了水比油貴的時代。
【來源:洲際交易所】
原油價格暴跌,國內汽油價格也受其影響。3月17日24時,國內汽柴油價格“飛流直下”,創下2008年以來的最大單次降幅,汽柴油每噸下調1015元和975元。
由于合成橡膠的原料是石油,合成膠與天膠又存在替代性,所以油價下跌一定程度上會拉低橡膠價格。此外,油價下跌還將利好燃油車銷售、拉低輪胎物流運輸成本。綜合來看,輪胎制造成本短期內或出現下降,輪胎價格也存在下跌的可能。
2、國內外輪胎消費需求降低
在《車與輪》此前發起的調查中顯示:客源減少、盈利減少、工人房租開支較大成為輪胎人面臨的主要三大壓力。其中“客源減少”選擇的最多,在調查中,29%的輪胎人選擇了此項。
目前,國內疫情剛剛好轉,市場恢復尚需時間。而國外疫情又在持續肆虐,路上人少車少。全球范圍來看,車主的輪胎消費需求將保持一段時間的低迷狀態,銷路不暢或將迫使企業采取降價、促銷等策略。
3、降息、減稅、免租,輪胎企業享受國家政策支持
今年2月以來,政府為應對經濟下滑,出臺不少相關的企業幫扶政策,包括免租減稅,禁止抽貸,銀行降息等。特別是對于中小企業,給予了最大程度的支持。在這樣的前提下,企業無論是經濟止損,還是恢復市場,都享受到了一定的紅利,輪胎價格下跌存在一定的可能。
4、橡膠價格下跌
自春節以來,受疫情爆發和資本市場動蕩的多重影響,天然橡膠價格累計下跌幅度已達30%。有業內人士指出:目前系統性風險正在爆發,未來一段時間,橡膠或跌至成本線。眾所周知,橡膠是輪胎的主要原材料,占到生產成本的50%以上,膠價下跌非常有可能帶動輪胎價格的下跌。
5、中國輪胎出口受阻,產品回流國內
卓創資訊調研結果顯示:3月中旬開始,輪胎出口受阻。預計今年二季度國內輪胎出口量下滑約30%。
【圖片來源:卓創資訊】
而近幾年來,中國輪胎對出口的依賴程度極高,出口占比約在40%以上。大批量輪胎無法出口,訂單取消,產品必然回流國內市場,進而造成供應過剩,壓低輪胎價格。
6、車企關廠、汽車銷量暴跌,輪胎銷售壓力大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經有14家車企叫停了100多家工廠,根據乘聯會研究:這是10年來最嚴重的生產中斷。
此外,據乘聯會2020年2月份全國乘用車市場分析顯示:由于受到春節及疫情沖擊,2月全國狹義乘用車銷量僅25.23萬輛,同比跌78.5%!汽車雪崩式的銷量下滑以及汽車工廠的關閉停產將導致配套輪胎銷量大幅降低,輪胎降價或成為減輕當前銷售壓力的有效措施。
小邦說
輪胎價格暴漲,會讓經銷商和門店的銷售壓力進一步增加。輪胎價格暴跌,又容易引發國內新一輪的價格戰,國產輪胎品牌的利潤率將更加堪憂。暴漲和暴跌,都將對下游、對行業產生巨大影響。較為穩定、統一的價格可能更符合業內人士的期盼。
此外,今年“求生存”是主旋律。無論輪胎價格是漲是跌,輪胎店首先要考慮的是清理不良資產,清理不掙錢的產品及人員及占用率過高的店面,同時收攏現金流,囤積一些生活物品。用最好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一切都要量力而行。
各位大俠所在地區輪胎價格最近有波動嗎?是漲還是跌?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本文來源于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美國針對中國輪胎事件的具體內容?
美國總統奧巴馬9月11日決定,對從中國進口的所有小轎車和輕型卡車輪胎實施為期三年的懲罰性關稅。對從中國進口輪胎實施的懲罰性關稅稅率第一年為35%。國總統奧巴馬11日決定,對從中國進口的所有小轎車和輕型卡車輪胎實施為期三年的懲罰性關稅。白宮發言人羅伯特·吉布斯說,對從中國進口輪胎實施的懲罰性關稅稅率第一年為35%,第二年為30%,第三年為25%。此前,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建議對中國產輪胎征收為期三年的懲罰性關稅,幅度分別為55%、45%和35%。新聞背景:今年4月20日,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以中國對美輪胎出口擾亂美國市場為由,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申請,對中國產乘用車輪胎發起特保調查。6月29日,美國貿易委員會建議在現行進口關稅(3.4%-4.0%)的基礎上,對中國輸美乘用車與輕型卡車輪胎連續3年分別加征55%、45%和35%的特別從價關稅。本案是美國奧巴馬政府對中國發起的首例特保調查。根據中方統計,2008年中國對美國輪胎出口金額約22億美元。此案遭到中美業界的廣泛反對。中國商務部官員就此案多次與美方相關部門進行交涉。此前,美國布什政府曾對中國發起六起特保調查,最終均未采取特保措施。目前,我國輪胎年出口量占總產量的40%以上,如果削減輸美輪胎半數產量,就意味我國會出現12%的剩余輪胎產能。此外,根據WTO規則,如果奧巴馬批準了對中國的特保制裁,相關國家可以直接援引美國的制裁方案。美國白宮11日宣布,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決定對中國輪胎特保案實施限制關稅,為期三年。白宮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第一年將對從中國進口的輪胎加征35%關稅,第二年加征30%,第三年加征25%。對此,分析師表示,特保案實施對國內輪胎行業上市公司的盈利影響不大。目前輪胎類上市公司的出口比例并不高,黔輪胎只有10%左右,風神股份略高一些,占到30%左右。也就是說,即便是目前現象出現,對輪胎股的估值壓力雖存在,但并不是很大。 目前,輪胎企業的出口壓力還是可以獲得緩解,一是我國汽車行業的成長空間依然樂觀。分析人士認為,近期雙錢股份等輪胎股的強勢上漲就是對業績樂觀預期的體現。據中報顯示,黔輪胎A半年報每股收益0.44元,青島雙星0.24元,業績都實現了同比大增。如今,汽車銷售進入9月的旺季,市場預期銷售數據將好于8月份。另一個方面是成本下降,招商證券汽車行業研究員汪劉勝表示,輪胎業公司半年報不錯有行業復蘇原因,但更有原材料成本下降的原因。輪胎的主要原材料中,天然橡膠和合成橡膠占總成本的比重在50%以上,橡膠價格的波動對輪胎企業盈利影響較大。橡膠價格與油價的關聯度較大,經過2008年下半年的大幅下跌,今年上半年橡膠價格處于2003年以來的歷史最低水平,輪胎企業的成本上半年大幅降低。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