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億輪胎企業 國內輪胎巨頭
安耐特輪胎是興源輪胎集團中汽車輪胎產品的一個國產品牌。安耐特輪胎的產地位于山東省,是興源集團旗下一個十分重要的品牌。該公司旗下有五個品牌,分別是安耐特、華魯、強威、度國寶和AMBERSTONE。
因為興源輪胎集團的產品主要是以外銷出口到北美地區為主,公司產品都是通過了質量管理體系和環境管理體系、CCC認證、美國DOT認證等多國認證的,所以在品質上是非常不錯的。在國內算是比較小眾的輪胎品牌,但是在輪胎出口行業里的名氣還不錯。
興源集團每年的輪胎產量在六百萬套,一年的銷售額可達到10億美元左右,產量規模都屬于國內前列。興源集團是在輪胎排行榜前30強企業,部分地區知名度高,輪胎品質優異,性價比高。安耐特小車輪胎質量挺好的,在正常情況使用下,比較耐用,壽命也較長。
(圖/文/攝: 李水清) @2019誰才是輪胎界最有錢的人?
2020年2月,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20·胡潤全球富豪榜》,全球富豪榜入選門檻為10億美元,全球共有2816位企業家上榜。
其中中國輪胎產業上榜企業家有6位,他們分別為萬達寶通尚吉永、正新橡膠羅結家族、玲瓏輪胎王希成家族、華勤集團牛宜順父子、江蘇通用的周耀(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庭家族和興源輪胎宋文廣。
萬達寶通——尚吉永
中國萬達集團創建于1988年,經過30年的發展,集團現已發展成為擁有總資產800多億元、占地600多萬平方米、員工13000多名,覆蓋港口物流、石油化工、橡膠輪胎、國際貿易等產業于一體的國際化大型企業集團。集團連續多年入圍中國企業500強、中國制造業500強、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榮列山東民營企業百強前十位。
萬達寶通2003年11月發展至今,現已擁有年產300萬條全鋼載重胎、1500萬條半鋼子午胎、10萬條工程機械輪胎的生產能力,擁有完整的技術創新、產品開發和質量保證體系、完善的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管理體系,產品通過3C、TS16949、美國DOT、歐洲ECE、海灣GCC、巴西INMETRO等認證,產品遍及全國,遠銷全球160個國家和地區,連續6年入圍世界輪胎行業75強,中國化工企業500強。多次被評為“中國質量誠信企業”和“外經貿工作先進單位”,跨入中國輪胎制造企業出口十強。
尚吉永作為中國萬達集團董事局主席,先后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優秀企業家、首屆中國青年企業家管理創新獎、中國建設和諧社會功勛人物、全國關愛員工優秀民營企業家、山東十大杰出青年、山東青年五四獎章、山東省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山東省優秀共產黨員、全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黃河三角洲杰出人才、東營市功勛企業家等榮譽稱號。此次胡潤富豪榜尚吉永以財富30億美元入選,是輪胎行業當之無愧的全能型富豪。
正新橡膠——羅結家族
正新輪胎,1967年創立于臺灣。1989年,進入大陸市場并創建成立了正新廈門集團。目前,正新輪胎在全球共擁有5大研發中心,17座生產基地,超過3萬名員工,產品行銷180多個國家及地區。
一直以來,正新輪胎始終致力于生產適合中國市場的輪胎產品,為用戶創造價值。2019年,全球輪胎企業排名第十(2019年美國知名雜志《輪胎商業》公布)。除持續關注市場變化,生產安全、可靠、值得信賴的產品,正新輪胎更將自身發展置身于產業鏈整體發展之中,通過打造高績效的企業運營模式,在產品研發、環境保護、社會公益等方面,不斷推動全社會道路運輸行業的進步。
羅結1925年10月6日出生在中國臺灣彰化縣的一戶佃農家,1951年羅結聯合連榮車行的老板李陳榮創辦“連新輪胎”。1966年,?“連新輪胎”拆伙,正式成立“正新”品牌。
2014年6月17日,年近90歲的羅結將正新集團交給了自己的兒子羅才仁,羅才仁是羅結的次子,生于1953年,畢業于美國涅乃克技術學院營銷與材料管理系,畢業后一直在正新工作,曾擔任廈門正新副總經理,1993年主持創立正新中國并出任董事長,2010年又主持創設了正新重慶工廠,自2010年起擔任集團副董事長。羅結的大女婿陳秀雄擔任廈門正新董事長,管轄廈門、漳州、天津分公司;二女婿陳榮華則擔任臺灣運營總部總經理,另主管泰國和越南的工廠,兩個女婿輔佐羅才仁,被外界譽為“正新三巨頭”。
正新橡膠董事長羅才仁(中)、總經理陳榮華(右),及廈門正新橡膠董事長陳秀雄(左)
玲瓏輪胎——王希成家族
玲瓏輪胎成立于1975年,是一家專業化、規模化的輪胎生產企業,公司目前在全球擁有6個研發機構,6個生產基地(歐洲工廠建設中),產品銷往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
玲瓏輪胎雖成立時間不久,營業收入卻穩居全球輪胎企業前20。不僅如此,2020年最新的輪胎品牌價值排行榜中,玲瓏輪胎以品牌價值7.6億美元上榜,并成為中國唯一上榜的輪胎品牌。不僅如此在發展方面玲瓏輪胎制定了“5+3”戰略并穩步推進,國內方面,除了招遠、德州、柳州三個生產基地外,第四個湖北工廠也已建成使用。海外方面,2013年在泰國建設海外第一工廠,2019年3月30日歐洲塞爾維亞舉行奠基儀式。最近兩年,玲瓏輪胎可以說是國內發展最快的輪胎企業。
王希成1948年出生,現任玲瓏集團董事長。1987年,王希成帶領煙臺輪胎廠開始了艱苦的二次創業,用了12年的時間將一個瀕臨倒閉的企業打造成為產值過十億的招遠市龍頭企業。關鍵時刻接管瀕臨倒閉的輪胎制修廠,身先士卒、力挽狂瀾,使百十人的集體小廠起死回生;運籌帷幄,帶領企業轉方法、調結構,實施多元化和國際化戰略,使集團成功實現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蛻變。
目前,王希成擔任玲瓏集團董事長,而玲瓏輪胎董事長則由王鋒擔任,次子王琳被任命為玲瓏集團總裁。從王希成到王鋒企業領導人永遠奔波在生產第一線,玲瓏輪胎在研發、品質、品牌各方面開花結果,不但獲得市場好評,更獲得國家認可。
華勤集團——牛宜順父子
華勤橡膠工業集團創建于1989年,企業堅持高端高質高效的發展方向,實施創新驅動、開放拉動、大項目帶動發展戰略,成為以橡膠產業為主導,涉及電力、新能源、金屬制品、生物工程、地產開發、醫療衛生、資本運營等眾多領域的國際化、多元化、創新型企業集團。
輪胎方面華勤集團先后與意大利倍耐力、德國大陸、比利時貝卡爾特等多家世界500強企業強強聯合。華勤集團投資建設高性能卡客車輪胎和中高端乘用車輪胎兩大項目,生產自主品牌的陸通(ROADONE)輪胎,為市場提供對標國際高端品牌輪胎的優質產品,打破國內中高端輪胎市場長期被外國品牌壟斷的局面,率先打造中國輪胎行業的世界知名品牌。
牛宜順,華勤橡膠工業集團創始人,黨委書記。他緊緊抓住中國改革開放帶來的歷史機遇,白手起家,艱苦創業,把一個鄉鎮企業發展成為與多家世界500強企業合資合作、年銷售收入超過400億元國際化、多元化、創新型企業集團,引領中國橡膠行業實現了高質量發展,為行業技術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牛騰,出生于1985年,畢業于復旦大學工商管理學院。2012年6月份,任華勤集團董事長。
通用股份——周耀庭
江蘇通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江蘇省重點企業集團。公司創建于2002年是由服裝界巨頭紅豆集團控股的子公司,通用股份自成立以來注重創新和研發能力提升、建有江蘇省全鋼載重子午線輪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國家認可實驗室,擁有230多項專利、是江蘇省AAA級質量信用企業。
周耀庭,1943年出生于江蘇無錫,現任紅豆集團董事局常務董事。
興源輪胎——宋文廣
興源輪胎集團有限公司創始于1994年,是以輪胎制造為主導產業,集熱電聯產、國際貿易、新型建材、精細化工、餐飲娛樂、新產品研發為一體,多元化經營的大型股份制民營企業集團。
宋文廣,興源輪胎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1959年10月生,山東廣饒人,函大文化,中共黨員,廣饒縣第七屆政協委員,廣饒縣臺屬聯誼會會長,縣廠長經理聯誼會副會長,廣饒縣勞動模范,山東省關愛員工優秀民營企業家。
當前的輪胎市場競爭激烈,雄厚的資金支持能保證輪胎企業更加良性的發展。
本文來源于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誰能告訴我一些關于米其林公司的詳細資料啊
分類: 體育/運動 賽車/F1
解析:
米其林公司從輪胎廠到“生活產業”巨人
“百年老店”米其林,借由技術創新、賽車行銷和旅游數字化,重又煥發青春。
從打孔機、大型主機、PC到科技服務,藍色巨人IBM不再稱自己是“計算機公司”,但全世界人不會忘記IBM——當今世界,沒有永遠不變的產品,也沒有永恒的定位,卻可以有接近永恒的長青企業。
在汽車零配件這個很不主流的產業里,以制造輪胎起家的法國米其林(Michelin)公司,正如IBM般,是全世界家喻戶曉的長青企業。在一九九六年歐洲媒體的一項品牌偏好調查中,產品一點都不“時尚”的米其林,竟然僅次于香奈兒(Chanel),成為“最受歡迎品牌”排行亞軍,連奔馳車與可口可樂都不是對手!
米其林帝國身價創新高
這家從法國中部的小鎮Clermont-Ferrand起家的公司,原本只是制造腳踏車輪胎的工廠,從創業伊始在橡膠化工領域闖蕩出“高科技”起,它一路伴隨著汽車工業的成長、起飛與成熟,至今已整整117年!即使“輪胎”這一行業已式微到不曾再和流行的語匯如“科技”、“創新”甚至資本社會中的“獲利”等被聯想在一起,但米其林這家公司的品牌過去五年來在世界舞臺上的表現卻愈來愈亮眼,其變化幅度之大,連不少年輕的科技公司都望塵莫及。
2004年歐元狂飆,歐洲企業普遍受困出口萎縮的不利形勢下,米其林的年營業額卻寫下156億8900萬歐元的新高點,年度凈利高達5億1500萬歐元,每股獲利更達3.59歐元,在巴黎證商公會的CAC 40股價指數成分股中排行第三。取得這樣的佳績,米其林靠的是位于巴西與奈及利亞的6座天然橡膠樹農場,以及設在19個國家總共74座輪胎生產廠和遍布170個國家的龐大行銷系統,全年共生產出約1億9400萬條輪胎,同時向市場推出超過2000萬張地圖與指南手冊,所有這些構筑起米其林跨行業、跨地域的龐大企業帝國。
靠思維和定位創新保第一
翻開長達百余年的米其林歷史,它曾靠“技術創新”寫下不少第一,包括第一條可拆卸的輪胎、第一條可充氣的輪胎、第一條卡車輪胎,此外低壓輪胎、彩色輪胎、F1輪胎,甚至1915年出現的世界第一條“水泥馬路”,也都是這家公司的杰作。然而真正令米其林傳統產業長青的,卻不是技術,而是“思維創新”和“定位創新”。
在米其林的百年歷史中,它所遇到的轉型、擴張、尋找定位難關可謂無數。在兩次大戰前后的“民族工業”年代,它面臨的是德國大陸(Continental)、德國登陸普(Dunlop)這些歐洲品牌的競爭,輪胎廠必須在不同的民族國家設廠,來強調它的區域認同性。在1970年代后,新一波的全球化擴張,又讓米其林重新面對嚴苛的生存競爭。現任雷諾日產集團總裁、有歐洲“經營之神”稱號的戈恩(Carlos Ghosn)就指出:“米其林就是到了1980年代,才真正從一家歐洲區域型輪胎公司,走向全世界的?!?
不過即使到今天,米其林已建立起如此龐大的全球化體系,但它的公司文化仍然保有不可思議的家族色彩。雖然早在1951年就在巴黎證交所公開上市,但從第一代的老艾鐸(Edouard Michelin Jr.)到1999年正式接班的現任執行長艾鐸(Edouard Michelin),一百多年來的經營權,依然維持在以“Michelin”為姓氏的家族繼承者手上,這在全球500強企業集團中,確屬稀有。
股權分配強調個人色彩
除了經營者的家族色彩之外,米其林的股權分配方式都相當特殊,除了像一般公司一樣持有上市股票的有限責任股東之外,它還有另一種屬于公司共同管理人才有的“普通合伙人股東”,換言之,股東必須以自己的財產來為公司財產擔負起無限的連帶責任。若公司經營不善而負債,普通合伙人在法律規范上,必須以自己的私人財產來承擔公司負債,且必須在股東大會同意的前提下,普通合伙人才能被認可或解職,而不能以持股比例自己片面宣布。在這樣的制度下,普通合伙人的薪水也與公司經營績效連在一起,而不是采用固定的薪水制。
也許正是因為這個特殊的文化與制度,讓米其林不僅保留了濃厚的家族色彩,也讓管理人的權力與個人色彩更為凸顯,更讓整個公司形成一種既活潑又保守的特殊氣質。
從米其林龐大帝國的組織架構來看,全球十二萬七千名員工,只分成十個一級的執行委員會來掌管不同產品的生產,以及亞、歐、北美三大區域市場和組織、財務等項事宜,組織架構其實相當扁平。新一代掌門人艾鐸接班后,也陸續出臺了幾個企圖心旺盛的大動作,包括重新回到F1賽場,并加碼投入大量資源,讓米其林成為全球最大的賽車運動贊助商。此外也擴大舉辦能源車挑戰賽(Challenge Bibendem),卡住與未來新能源車的合作開發機會。更有甚者,該公司還大幅打造旅游事業部門,不僅跨足車用導航系統,更結合手機、PDA與網站,形成一個龐大的數字旅游服務網絡。
百年旅游事業跟上數字化
很難想象制造輪胎的米其林,發展地圖、旅游指南到餐飲評鑒的“出版”事業,同樣也有超過百年的歷史。早在1900年,第一本包含旅游與美食等生活信息的《紅色指南》正式出版,印了35000本,同時《指南》上印了一行宣言:“這本手冊在這世紀(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之初誕生,未來也將走過這個世紀(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一個世紀過去了,這本開啟口袋書風氣之先的《紅色指南》,非但沒有消失,氣勢反而愈來愈盛,從原本獨霸的法語系國家,近來更擴張觸角,陸續發行紐約等英語文化地區的版本。據米其林自己的統計,目前《紅色指南》每年印量都超過55萬冊,而一百多年來,光是這本小書的總發行量,已經超過3000萬冊。
但如果只是這樣的成就,也難逃托先人庇蔭,以及法國精致的文化霸權優勢之嫌。在百年基業的優勢下,2001年成立的“via Michelin“網站,將米其林的地圖、指南等訊息服務,統統合成數字化內容服務,會員可以通過這個網站,從手機中獲得旅游的備忘服務。雖然這個網站目前的服務僅限于歐洲,但每年都吸引超過1000萬人注冊。未來的服務計劃,更將從網站擴充到以汽車為基礎的”遠距離行動通訊“上。
法式生活風格的最佳代表
隨著全球汽車產業愈發成熟,借由不斷兼并整合來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似乎已是當然的選擇,輪胎業做為周邊零配件廠商,也步上了同樣的命運,2004年全球輪胎市場中,約有10億條輪胎被裝配到一般轎車與輕卡車上,約1億4000萬條輪胎被裝配到卡車上,整體總產值雖高達800億美元,但光是前三大集團(米其林、固特異、普利司通),就囊括了近60%的市場。如何在這個寡頭壟斷市場中持續保持產品競爭優勢,在產業結構變化中尋求新的競爭力,成為全球輪胎廠共同的生存考量。
不同于競爭品牌普利司通(Bridgestone)或固特異(Goodyear)仍專注在輪胎全產品線上,或是如德國大陸輪胎分心去生產煞車系統等零配件,甚至像意大利倍耐力(Pirelli)干脆180度調整,直接轉投資到新興的通訊科技產業,米其林盡管難掩其封閉色彩,但從輪胎技術創新、賽車行銷到旅游數字化服務,整體戰略其實更自成一套完整轉型邏輯:從劇烈變化的產業競爭中,尋找屬于自己的不變原則。
或許這也正是保守家族企業的特色:既不愿也無法追逐大起大落的流行節奏,干脆更腳踏實地地來編織屬于自己的瑰麗夢想。在當今米其林五花八門的生活產業版圖中,“Michelin”這個標志不只代表著輪胎,它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的符號,代表著現代人對法國文化的向往,更是傳統產業“高利潤“的代名詞。
米其林公司簡介
1946年6月4日上午11點正,米其林(MICHELIN)公司的一個送信員走進位于巴黎市列寧格勒街26號的法國專利注冊局,投遞一份厚厚的文件,這是一項對輪胎工業起著革命性作用的專利申請-輻射層輪胎(子午線輪胎)的誕生,輻射層輪胎的安全,耐用,省油及舒適,造成它的問世不僅對現代交通起了決定性的影響,也大大影響了人類的生活,輻射層輪胎的設計所帶來的沖擊是那么巨大,以至40多年后的今天,傳統交叉層輪胎在歐洲幾乎完全消失了。現在,人們可看到,摩托車、汽車、地下鐵、推土機、飛機都相繼使用輻射層的輪胎了。
現在人們一想起輻射層輪胎,也就自然地聯想起“米其林(MICHELIN)”這個在輪胎界享有頗高威望的名字,近百年來,米其林為世界輪胎的進步不斷地研究、發明、創新……。
米其林逾百年前于法國的克萊蒙費朗建立。在漫長的歷程中,米其林集團自1889年發明首條自行車可拆卸輪胎與1895年發明首條轎車用充氣輪胎以來,在輪胎科技與制造方面發明不斷。現在,米其林集團在五大洲設立74家工廠,6個橡膠種植園;分別在法國、日本、美國及中國設有研究與測試中心,在超過170個國家設立了銷售與市場機構。每年,米其林集團在全球生產19020萬條輪胎,2230萬份地圖及旅游指南。
米其林集團全球現雇傭大約125,000名員工,負責集團生產及推廣的眾多品牌——米其林, BFGoodrich (百路馳), Uniroyal,Kleber, Riken, Siam, Taurus ,Stomil-Olsztyn, Laurant, Wolber, Tyremaster, Icollantas以及回力。集團2002年的綜合凈銷售額為156億歐元,占全球輪胎市場份額的19.6%。
除了輪胎以外,米其林集團還生產輪輞、鋼絲、地圖及旅游指南。其中地圖與指南出版機構是該領域的領導者。著名的法國“紅色指南”在2000年已有100歲。
賽車運動長期以來與米其林的歷史密不可分。1998年米其林集團慶祝其逾世紀的轎車、摩托車及自行車賽車運動。米其林于2001年重返一級方程式。
□米其林集團與中國
米其林1988年在香港成立了銷售辦事處。為進一步加強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又于1989年在北京成立了首個代表處,負責產品推廣及籌備分銷網絡?,F米其林在上海,廣州,成都,沈陽及香港都設立了營銷辦事處,銷售網絡遍布全國。
1995年底,米其林集團與沈陽市達成協議,成立米其林沈陽輪胎有限公司(MSTC)。它是米其林首個在中國的合資項目,為于1973年成立的沈陽輪胎廠提供有效的技術轉讓。1996年底,沈陽工廠正式投入生產。1997年,米其林又增設三家合資公司,其目的主要生產米其林品牌的轎車,輕卡及卡車輪胎,以滿足國內不同消費者的需要。該4家合資企業于2002年1月1日完成合并工作,并于2003年8月1日成為一家外商獨資公司。至此,米其林在沈陽合資企業的總投資額為1.5億美元。
2001年4月,米其林集團投資2億美元與上海輪胎橡膠股份有限公司(STRC)聯合組建了上海米其林回力輪胎股份有限公司(SMW)。新公司繼續生產回力品牌的轎車與輕卡子午線輪胎,并于2002年底開始生產米其林品牌的輪胎。米其林在中國的總部也由北京遷移到了上海。
與此同時,米其林在上海成立了研發中心。研發中心著力滿足中國當地以及外資車輛制造商的技術需求。它還為輪胎的原材料供應商如天然橡膠和鋼絲廠家提供技術指導。另外,米其林已同意為上海輪胎橡膠集團的卡客車子午線輪胎生產設施提供技術支持。
2001年12月,米其林(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它為米其林在中國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機會,亦顯示出米其林對中國市場的長期承諾。
□米其林輪胎人的故事
米其林輪胎人(米其林寶寶)的構思源于米其林公司在1894年里昂舉辦的一次展覽會上,展臺入口處那由許多不同直徑的輪胎堆成的小山啟發了愛德華·米其林:“如果有了手臂及腿腳,它就是一個人了!”
于是在1894年4月,一個由許多輪胎做成的特別的人物造型出現了,上面有畫家奧加羅普的簽字。從此米其林輪胎人便開始出現在海報上,他手擎一只裝有釘子和碎玻璃的杯子說道:“Nunc est bibendum”這句意為;“現在是舉杯的時候了”的拉丁語來自古羅馬詩人賀拉思的一句頌歌,寓意是米其林輪胎能征服一切障礙。這句話立刻成為一句口號,在幾個月的時間里,“米其林輪胎人”被明確地以法語命名為“Bibendum”。
這是米其林的網站,也有你想要的。
michelin固鉑輪胎世界排名第幾?
固鉑輪胎,世界排名第8。全美排名第2。只作替換胎市場,不做原配胎市場。肯在輪胎性能和工藝上下功夫。現在國內銷售的輪胎一部分是進口的。一部分是在山東榮成生產的。A1賽事的制定輪胎供應商。世界著名的輪胎公司有哪些?? 中國有沒有厲害的?
世界輪胎最大的三家是:普利司通(日本)、米其林(法國)、固特異(美國),銷售額占了世界輪胎的銷售的70%左右,且三家勢力較均等,相差在10億美元左右吧。其次,為德國大陸(因為英文的大陸單詞翻譯避開中國大陸的叫法,所以在中國叫“馬牌”),意大利的倍耐力、韓國的韓泰、錦湖、美國庫伯、新加坡佳通、日本橫濱和收購法國的鄧祿普,芬蘭的諾基亞等等吧。
中國有杭州中策(朝陽、好運(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威獅、雅度)等品牌、上海雙錢(雙錢、回力)等品牌、山東威海三角輪胎(三角、威力斯通、百路達)、榮成美國庫伯成山(成山、福神、奧通等)、煙臺招遠玲瓏(玲瓏、山玲、利奧等)、青島雙星輪胎(雙星、遠征、一路順等等吧)、賽輪輪胎(賽輪、賽維)、黃海輪胎(黃海、力霸等)、東營金宇、萬通、永泰、盛泰等等、河南風神、貴州前進(前進、大力士、勁虎、金鋼、多力通等)、遼寧鞍山輪胎、浪馬、江蘇通用千里馬(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紅豆等、臺灣正新(正新、櫻花、瑪吉斯)、北京首創等等吧。
中國的輪胎企業主要是生產斜交胎(農用車或輕卡貨車用的較多)和全鋼子午胎(重載貨車用的較多),在半鋼子午胎(轎車或是輕型小貨車用較多)與國際品牌競爭能力很弱,基本都是中低端。世界輪胎的消耗65%以上為半鋼子午胎,我國的輪胎總產量基本是世界第一的,但是我們的單個企業與國際企業的差距巨大,最大的中策公司也在世界前十名開外,且與第十名的差距相當大。中國輪胎企業多而雜,重復建設技術含量低,自主研發能力弱,惡性競爭厲害?,F在世界知名品牌基本都在中國有銷售,他們正在不斷擴大市場份額!半鋼子午胎市場70%以上淪為外資品牌之下了。世界前十位輪胎
全球按銷售額計算的十大輪胎企業排名為米其林、普利斯通、固異特、大陸、住友橡膠、倍耐力、橫濱橡膠、庫珀輪胎、韓國錦湖輪胎、東洋輪胎。
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異繼續高居榜首。自2001年起米其林取代普利司通排名第一的位置,2005年繼續保持世界第一。由于歐元兌美元升值,米其林輪胎銷售額達到138億美元,但總收入(以歐元計)同比下降0.8%。普利司通在排行榜上仍居第二,銷售額近135億美元,高出2004年近4個百分點。普利司通已從幾年前的輪胎召回事件中恢復過來,輪胎銷售額重新達到130億美元以上。由于在北美洲輪
胎銷售受損,2005年固特異輪胎銷售額略有下降。
2005年,輪胎三巨頭銷售額共計395.167億美元,比2004年增加6.7億美元,全球輪胎銷售比重的56%,與上年基本持平。從銷售額看,輪胎三巨頭仍遙遙領先于其他上榜企業,霸主地位堅如磐石。
位于第4至第7位的世界輪胎第二軍團保持穩定,除位居第4的大陸公司輪胎銷售額略有下降外,位于第5至第7的住友、倍耐力、橫濱公司2005年輪胎銷售額分別增加1億多美元。
十大輪胎公司中最大的變化是韓國錦湖輪胎公司、日本東洋輪胎橡膠公司排名位置發生互換,錦湖首次超過東洋,排名第9,東洋位居第10。這是因為錦湖在中
國合資工廠輪胎銷售額的增加。位居第11位的韓國輪胎銷售額與東洋公司非常接近,只相差0.05億美元。
前11強中米其林和住友取得了最高銷售利潤率,分別為7.8%和7.1%;固特異和錦湖銷售利潤率為負數,11強的平均銷售利潤率為4.3%。其中韓國輪胎凈利潤率最高,為3.8%;米其林緊隨其后,為3.7%;倍耐力和錦湖的凈利潤率為-1.8%。
與往年相同,輪胎三巨頭的銷售額均超過120億美元;位于第4至第7位的大陸、住友、倍耐力、橫濱銷售額都在20億~50億美元;位于第8至第11位的庫珀、錦湖、東洋、韓國輪胎銷售額在10億~20億美元。11家輪胎公司的銷售額合計578.42億美元,占世界輪胎銷售總額的81.9%。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