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創新能源是個坑嗎 牛創新能源科技
牛創能源造車能成功嗎?讓我們一一看吧!
1、品牌定位:定位高端品牌,不定義具體目標人群。最重要的是你的產品能不能讓用戶感到自豪,你不在乎跟誰比;
2、造車資金:官方稱不缺錢。 2021年A輪融資5億美元。投資方包括IDG、COATUE、梅花創投等。但這筆融資還是不夠,造車初期投資至少30億美元;
3、造車資質:牛創收購了大成汽車常州金壇生產基地,從而獲得了整車生產資質,并租用了大成汽車在常州工業4.0標準的汽車產業園。 77萬平方米制造基地,年產能18萬臺;
4、在售后體系上,牛創將采用直營店模式,打造用戶運營APP,運營用戶社區。
牛創定位高端車,新車售價會在30萬左右。這個價位區間將面臨特斯拉、蔚來、小鵬、理想等眾多強勁競爭對手。尤其是華為運營的理想汽車增程版和AITO,將是牛創的主要競爭對手。
據了解,小牛創新能源造車項目成立于2018年11月,總部位于北京,研發中心位于上海,制造基地位于常州。據悉,公司核心研發團隊目前近千人,均來自國內外一線汽車制造商,平均工作年限超過10年。除了技術壁壘,牛創從量產到量產再到暢銷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目前,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認可度越來越高。前期的造車新勢力已經埋下了市場伏筆。當然,這條路并不好走,一批造車新勢力死在了路上。這個時候入局確實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但是華為、小米、蘋果等企業紛紛入局造車,都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至于牛創,最大的亮點可能是它的創始人。
頭頂光環的李一男——的人生:
天才少年,15歲考入華中科技大學少年班,23歲加入華為,27歲成為華為副總裁,曾被認為是做華為的接班人;
2000年,李一男帶著人才和設備離開華為,創辦港灣網絡,發展迅速,成為華為的強勁對手,但最終敗給了華為;
2006年,港灣網絡被華為收購,李一男回到華為工作。 2007年任華為終端公司副總裁;
2008年,李一男再次離開華為,先后擔任百度CTO、中國移動旗下綜合信息服務平臺12580 CEO;
2011年8月作為合伙人加入金沙江創業投資基金;
2015年4月,李一楠創立北京牛電科技,專注于智能電動汽車;
2015年6月,李一男因涉嫌內幕交易罪被捕,被判處有期徒刑兩年半,并處罰金750萬元。
總的來說,牛創能源造車是認真的,但成功與否只能留給市場,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極氪全新轎車正式命名為007 軸距2928mm 將于廣州車展預售
- 22023進博會:一汽-大眾ID7 VIZZION亮相 將于年內上市
- 3廣州車展前瞻 眾多重磅車型來襲 國產普拉多和智界S7等
- 4全新領克06 EM-P上市 售價13.68-15.68萬元
- 5全新寶馬5系/i5/X2 廣州車展寶馬展臺重磅車曝光
- 6又打起來了?何小鵬余承東因AEB隔空互噴 李想:吵不過華為
- 22023進博會:一汽-大眾ID7 VIZZION亮相 將于年內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