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經銷商與4s店區別
如果要買新車,大部分消費者還是會選擇汽車4S店。這種按照汽車廠商標準的購車模式進行的經銷商投資建設,在中國生存了幾十年,見證了汽車行業的變遷。
不過,在蔚來、理想等新興車企開發出品牌專營店新方式后,近年來,不少汽車品牌也開始效仿,開設自己的品牌店。
當汽車品牌逐漸自行承擔銷售任務時,經銷商此時顯得有些多余,某汽車經銷商“退市”的消息也隨之而來。
近期,重慶龍華實業集團門店關閉或轉移,大量用戶送修或購買的維修無法正常兌現。 21年,朱女士在龍華實業集團旗下東本田4S店購買了一輛思域(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并辦理了會員卡,但多次無法繼續使用。
4S店在中國的流行,并不是因為它是汽車銷售的最佳解決方案,而是因為它充當了車企與消費者之間的中介,為社會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但不可否認的是,4S店給了大部分汽車“終身保修”,給了大部分車主權益。
越來越多的4S店正在被淘汰,是因為時有發生的銷售欺詐加深了他們之間的矛盾?還是車市銷售不暢所致?小編認為答案是否定的,新能源汽車才是正確答案。
與大多數位于郊區的4S店不同,品牌專營店往往位于主要城市的CBD,以營造其新能源汽車的高端氛圍。
4S店的銷售人員大多穿著普通的黑色西裝,而專賣店的銷售人員則穿著印有不同風格品牌標識的襯衫。
從小編的審美角度來說,我更喜歡品牌專賣店的感覺。
兩家店的定位和風格不同,使得消費者買車時的內心活動完全不同。去4S店買車需要敬業的態度。在名牌專賣店買車就像日常購物一樣輕松隨意。
對于現在的大多數年輕消費者來說,顯然后者比商場一體化的品牌專營店更具吸引力,他們可以花大量時間在4S店看車或買車。
對車企而言,4S店分擔了新車的銷售壓力,但也增加了終端價格的把控難度。
各大經銷商為了搶占客戶、獲取銷售利潤返利,大打“價格戰”,損害的是品牌本身的價值。另一方面,品牌專營店和車企從源頭上控制價格,避免了其新能源汽車終端價格管理的混亂。
按照這樣的發展趨勢,4S店會絕跡嗎?小編不這么認為。
汽車品牌專賣店銷售的車型均為自家新能源的高端定位,如長城威派、比亞迪騰勢(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吉利等。品牌專賣店營造的高端氛圍需要品牌投入更多的成本,所以只有中高端機型才有資格進入各大商場。
那些均價在10萬元以上的中低端車型,依然會賣給經銷商,讓汽車品牌既可以向上“發展自己”,也可以向下“讓給別人”,保證銷量.
事實上,品牌專營店并不是汽車銷售的完美解決方案,只是為傳統品牌開辟了一個銷售思路。
之前長城造威派的時候,威派雖然宣稱是高端品牌,但是車型還是和哈弗車型一起銷售。經銷商只賣車,不考慮高端品牌車型配什么。
現在有了品牌專賣店,威派可以很好的區別于長城的其他子品牌,讓長城可以更全面的經營自己的中高端車型。尤其是在當前變幻莫測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汽車品牌更需要把握決定自身命運的中高端車型。
按照這種發展趨勢,未來大多數品牌都會有兩種銷售模式。一家是專營高端新能源汽車的品牌專營店,一家是專營低端車型的4S店,銷量有保障。
可以肯定的是,車商的日子會越來越難過。畢竟,大部分經銷商還是更多地與國外品牌合作,而這些品牌正在走下坡路。
希望在4S店明顯沒落之前,汽車經銷商可以向品牌專營店學習,取長補短,帶來更好的消費體驗。
結束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