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反種子法
違反種子法規定,生產、經營假冒偽劣種子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生產經營經營,沒收種子和違法所得,吊銷種子生產許可證和種子生產許可證。有違法所得的,處違法所得五倍以上罰款;有違法所得的,處違法所得五倍以上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2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具體而言,新修訂的《種子法》在五個方面完善了法律責任:
一是明確民事侵權賠償責任。包括侵犯植物新品種權、私自交易育種成果給單位造成經濟損失、強迫種子用戶違背自己意愿購買使用種子給用戶造成損失、種子企業弄虛作假給種子造成損失等用戶和其他種子公司。造成損失的生產經營者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二是明確民事法律糾紛的救濟方式。包括侵犯植物新品種權糾紛,可以請求調解或者提起訴訟,植物新品種申請權糾紛、植物新品種權歸屬糾紛可以提起訴訟。
三是增加對違法行為的行政處罰措施。主要包括:品種審定委員會委員及工作人員違法行為、侵犯植物新品種權行為、假冒授權品種行為、違反品種撤銷制度行為、違反種子廣告管理制度行為、種子企業進行審定試驗等行為。自行弄虛作假、拒絕、阻礙主管部門監督檢查等行為。
四是加大對相關違法行為的行政處罰力度。包括農林主管部門不依法履行職責,主管部門工作人員從事生產經營活動違法違規,品種試驗、檢驗和種子質量檢驗機構違法違規等。及其工作人員,生產經營假冒偽劣種子,違反種子生產經營許可管理制度,違反品種審定制度,違反品種登記制度,違反種子進出口管理制度,違反有關包裝、使用說明書、標簽、生產經營檔案、備案管理等制度行為,違反種質資源保護管理制度,非法采種、收購珍貴林木種子、限購林木種子、行為不按計劃使用良種林、違規進行檢疫性有害生物接種試驗等。
五是明確刑事責任。違反種子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這是符合刑法的規定,提高了法律的威懾力。
結合以上回答,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科學準確界定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是新種子法的重要內容。違反《種子法》的規定,生產、經營假冒偽劣種子的,吊銷種子生產許可證、種子經營許可證或者營業執照,并處罰款。情節嚴重的,從重處罰。如有其他問題,請咨詢專業律師,專業律師將為您解答。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極氪全新轎車正式命名為007 軸距2928mm 將于廣州車展預售
- 22023進博會:一汽-大眾ID7 VIZZION亮相 將于年內上市
- 3廣州車展前瞻 眾多重磅車型來襲 國產普拉多和智界S7等
- 4全新領克06 EM-P上市 售價13.68-15.68萬元
- 5全新寶馬5系/i5/X2 廣州車展寶馬展臺重磅車曝光
- 6又打起來了?何小鵬余承東因AEB隔空互噴 李想:吵不過華為
- 22023進博會:一汽-大眾ID7 VIZZION亮相 將于年內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