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汽車藍鯨iDD混動系統好不好?長安汽車藍鯨iDD混動系統強在哪里?
早起是為了趕晚的劇集?
說起混合動力技術,長安汽車頭上的光環確實不算漂亮。很少有人知道,長安汽車在這個技術領域并不是新來者。早在2009年,長安汽車就在混合動力、氫燃料等節能、環保、安全技術和輕量化技術研究領域不斷取得突破,并掌握了混合動力汽車產業化的核心技術,并獲得混合動力專利70余項,其中發明專利18項,達到國內一流研發水平。
長安智享混動版與比亞迪F3(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 DM同代,堪稱國產混動車型雙星。在新能源戰略方面,國家極力提倡推廣純電動,因此混合動力技術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壓制。因此,在混合動力技術路線上,長安汽車可謂是早起晚趕。但押注技術路線本身就存在風險,尤其是對于本土龍頭企業而言,在尋求彎道超車的過程中采取綜合務實的策略更為合適。俗話說厚積薄發,深根興葉。在國家層面提出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的宏偉戰略目標后,能夠快速響應并跟進的企業,在過去十年的過程中,并沒有放棄對碳排放的深耕。混動技術路線領域,相反也形成了自己的技術儲備。
由此看來,長安此次發布藍鯨iDD混動系統并非單純迎合政策和熱點,而是有著雄厚的內功。當然,與同行相比,藍鯨iDD混合動力系統的發布確實晚了一些。由于公開數據信息相對有限,部分核心技術專利我們可能暫時不清楚,不便進行技術評述。
基于用戶思維的宇宙
但是,我們不難從用戶體驗的角度得到一些關鍵的信息點。首先鎖定關鍵字—— global,所謂global,按照長安的說法,就是全速域、全場域、全溫度域、全時間域,將應用于所有未來A級到C級車型的類型。
全速區間方面,核心關鍵詞細化——。搭載藍鯨iDD系統的長安汽車,將在低速起步、高速超車、極速賽道等不同速度區間提供強勁的動力性能和駕乘舒適性. 0.6g的初始加速度,可能很多人不是特別了解,但是對于經歷過自由落體的人來說,應該有一定的了解。總之,和30萬級電車初加速的爆發力沒什么區別。
相應的數據換算成百公里加速時間為6s+(兩驅)。如果未來A級車逸動PLUS(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要搭載藍鯨iDD,那么長安這款緊湊型轎車可以在6秒左右完成零到百加速,體驗8缸燃油車的操控與3 缸發動機相比,油耗更低。而駕駛感受,更是秒超越了時下流行的秦PLUS(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 DM-i(最快7.3S)。
整個領域的重點是解決汽車場景。無論是城市通勤還是長途旅行,藍鯨iDD混合系統都能提供良好的覆蓋。搭載該混動系統的UNI-K將于下半年上市。搭載Whale iDD混動系統的30.7kWh電池組讓這款車在NEDC下擁有130km的純電續航里程。掉電狀態下,百公里油耗低至5L,綜合續航里程超過1100km。這樣的數據對于一輛重達兩噸的中型SUV車型來說,還是相當讓人期待的。
徹底打消了消費者對于如此大型SUV車型在城市交通應用場景油耗的顧慮。事實上,如果僅靠準時充電,130km的純電續航里程完全可以滿足城市通勤代步需求。可以說適合日常使用。就車而言,這是一款完備的新能源汽車,而220V家用充電和AC-DC雙快充三種充電方式也足以解決用戶充電不便、充電時間長的痛點。
在全溫域方面,藍鯨iDD著力攻克高寒地區電動車電池能量損耗問題,提供-35至55全溫域的穩定性能輸出,無需為長途自駕和探險。擔心因停電而被困在野外。
從官方公布的上述信息來看,藍鯨iDD并沒有以獨特的方式追求某些技術指標的過亮,而是著力解決了現階段用戶的痛點。最近市場上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燃油車不是被純電動車殺死,而是被混合動力車殺死。事實證明確實如此。從用戶習慣來看,純電動汽車可能是未來汽車的發展方向,但現階段,混合動力與燃油車的替代競爭關系最強。
藍鯨iDD如何描述一個光明的未來?
藍鯨對于長安汽車用戶來說并不陌生。自四年前長安汽車自主研發的第一代2.0T發動機被命名為藍鯨2.0T以來,高性能的藍鯨動力不斷刷新著長安自主研發動力的新高度。
接下來搭載藍鯨NE1.4T/1.5T直噴發動機的逸動PLUS、CS35PLUS、CS55PLUS、UNI-T等車型也獲得了不錯的口碑和銷量,藍鯨家族累計銷量超過2輛百萬。
應該說,藍鯨動力早已深入長安汽車用戶心中。有媒體解讀的所謂藍鯨iDD混合系統的到來,意味著藍鯨2.0時代的開啟。另一個偉大的成就。
不積小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如果回顧長安汽車這十年的發展歷程,顛覆性的突破并不多,也找不到太多炒作的亮點。不過,在技術貼標和技術迭代方面,確實做得相當成功。從燃油車到混合動力再到新能源,再到高端突破,形成了非常清晰的演進發展路徑,有效減少了對新技術、新產品的市場教育。無論是升級現有長安用戶的消費,還是搶奪更多合資品牌用戶,藍鯨iDD的實力都不容小覷。
動力方面,藍鯨iDD搭載1.5L渦輪增壓混合動力發動機,與目前燃油車搭載的藍鯨NE 1.5T不同。從其賬面參數來看,最大功率126kW,峰值扭矩260Nm,在技術層面,未來將應用可變氣門升程、變截面電子渦輪增壓等一系列新技術,進一步降低能耗.然而,雜交藍鯨發動機最顯眼的還是其公布的未來可實現45%的超高熱效率,相對于目前已量產的內燃機巔峰數值——43%,進一步提升。
當然對于技術層面的解讀,基本上都是各家皆有所長,實際上最終的效果是需要市場來檢驗的,資本則是市場的風向標,雖然藍鯨iDD目前尚未量產并大規模市場化運用,但是從資本層面來看,各路資金早已經動作頻頻。從長安汽車、華為和寧德時代三方牽手,聯合打造全新高端智能汽車品牌的消息正式對外發布以來,長安汽車就一直受到資本的熱捧。相比之下,上汽集團、浦東新區和阿里巴巴集團三方聯合注資百億推出了智己汽車,但是事實上,從資本市場的反應不難看出,對此并不看好。對于一家年銷售額近萬億,利潤幾百億的行業巨頭而言,股價長期跌破凈值,在一般人看來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但是這一現象最近已經持續大半年了。
上海車展之后,汽車圈內所謂的華為概念股應聲而漲,但是單靠華為概念股支撐長安汽車最高突破1500億市值,很顯然這個邏輯并不能完全站得住腳。在此可以參照對比汽車行業更多的華為概念股,幾乎完美印證了雷軍所說的那句名言,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然而概念歸概念,現實歸現實,長安汽車卻真正做到了既贏在當下,又憧憬未來。1—5月,長安系中國品牌汽車累計銷售已達834700輛,同比勁增72.9%,從市場和保有規模來看,長安汽車已經毫無疑問地成為了中國第一汽車品牌。那么接下來,從燃油車藍鯨動力到藍鯨iDD混動系統,以至未來實現全面的新四化,以長安汽車的保有和客戶規模來看,通過逐步的過渡和切換,不僅對于國家和行業而言,節能減排的意義十分重大,而且在行業普遍焦慮的情況下,長安汽車能夠打造一個成熟且穩定的商業模式,其行業地位也將變得更加穩固。如果回顧長安汽車多年來的發展歷程,不難發現,開放的文化、扎實的研發、清晰的戰略,是長安汽車在面對諸多不確定性因素的時候,可以給投資者服下的定心丸。
從長安具體產品規劃來看,下半年即將上市的UNI-K PHEV打頭陣,未來五年,將有十余款搭載藍鯨iDD混動系統的車型面世,從企業發展戰略來看,適應消費升級,進入新的藍海,大概率沒有太多懸念。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