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安說出行|司機過水坑不減速淋濕路人,到底該不該管
2023-11-28 13:08:51
作者:蔡金盛
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雨天等車被急行車輛迸濺一身的情況,用傘都不能完全遮擋,本來雨天就冷,這么一弄再好的心情都沒了。日常生活中當我們碰到這種情況,肇事司機到底應不應負責?
先來看個案例:
3月26日,濟南一網友發視頻稱,在等公交時被車輛濺了一身水,當時經過的很多車輛都沒有減速。濟南交警回應已找到相關司機,并將對其進行處罰。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針對此情形是有明確規定的:
遇有沙塵、冰雹、雨、雪、霧、結冰等天氣,機動車應降低行駛速度,對違法者可處警告或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
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也出臺過相應規定:
機動車經過漫水路或者漫水橋時,應當停車觀察情況,確認安全后再低速行駛。
這其中也分故意濺水和無意濺水,大家可以參考下車子通過積水路面的合理速度來判斷:
1.車速低于20km/h,沒什么實質性影響。
2.車速30km/h,濺水高度達膝蓋以下。
3.車速40km/h,人工造浪,水花可達1米多高。那么行車時需如何避免濺到行人?
記住一句話就行了:緊走沙子慢走水。
由于水的阻力比空氣大,高速入水會形成很大的沖擊,建議過沙地握緊方向盤順勢慢打,過水坑車速放慢,速度以水花不橫濺最為理想。同時雨天駕車要注意路面顏色的明暗變化,相比晴天要緩給油,提前采取制動措施。
如果是被濺水的行人,應當如何處理?
情況允許的條件下,可先與司機協商處理賠償。
(2)舉報投訴
若司機直接開走,那么可以向交警部門舉報投訴,提供清晰車牌號等信息,有視頻更佳。
(3)索賠
若濺水行為對行人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害(如衣物損害、不慎跌倒受傷等),可索賠。
對于不文明行車現象,我們絕不能默默接受,這樣只會助長這種事件發生。小安在此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及時拍下證據便于維權,車主們則切記緩速慢性,耐心避讓,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本文導航
熱門文章
-
1也在手機店里賣車 最新小米之家直營店設計圖曝光
- 2華為還是造車了嗎? 長安與華為簽署投資合作備忘錄
- 3疑似東風新能源皮卡概念圖露出 科技感十足
- 4標配雙腔空懸+用戶共創模式 靜態體驗保時捷全新Panamera
- 5街頭霸王誕生 試駕現代伊蘭特Elantra N
- 6深藍SL03和深藍S7亮相泰國 將于11月29日泰國車展上市
- 2華為還是造車了嗎? 長安與華為簽署投資合作備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