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駕駛逃逸如何認定?
醉酒駕駛逃逸的認定,主要有以下幾種情形。
明知發生交通事故,駕車或棄車逃離事故現場。
有酒后和無證駕車等嫌疑,報案后不履行現場聽候處理義務,棄車離開事故現場后又返回。
將傷者送到醫院,但未報案且無故離開醫院;給傷者或家屬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聯系方式后離開醫院。
接受調查期間逃匿。
離開事故現場且不承認曾發生交通事故,但有證據證明應知道發生交通事故。
法律對此也有明確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二條指出,發生交通事故后當事人逃逸的,逃逸的當事人承擔全部責任,有證據證明對方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肇事逃逸情況分人和車都在事故發生后逃離事故現場,以及棄車逃逸,即當事人將車留在現場,人逃離事故現場兩種。
酒后駕車也有相應處罰。
飲酒后駕駛機動車,血液酒精含量高于 20ml,處暫扣 6 個月機動車駕駛證,并處 1000 元以上 2000 元以下罰款。
醉酒駕駛機動車,血液酒精含量高于 80ml,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約束至酒醒,吊銷機動車駕駛證,5 年內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按“危險駕駛罪”定罪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處以拘役、并處罰金,即“醉駕入刑”。
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加重了“再次飲酒后駕駛機動車的”累犯的處罰規定。
在肇事逃逸責任判定方面,因當事人逃離現場導致事故責任無法明確界定,逃逸方被假設承擔全部責任。
若事故責任歸屬為雙方均無過失的意外事件,仍由逃逸方承擔全部責任。
若逃逸方存在安全違規行為或駕駛操作失誤,另一方無過錯,逃逸方承擔全部責任。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提前預定25年爆款車?傳祺S7內飾諜照曝光
- 2售37.98萬/首搭Hi4-Z新電混架構 坦克500 Hi4-Z開啟預售
- 3預售14.6萬起 領克Z20將于12月22日上市 純電續航530km
- 4售22.99萬起 極氪7X上市75天累計交付突破3萬輛
- 5261馬力+溜背車身 優雅與運動的雙面人生 試駕MG7
- 6最強版本的特斯拉FSD v13現已開始推送!
- 2售37.98萬/首搭Hi4-Z新電混架構 坦克500 Hi4-Z開啟預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