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事故責任如何認定?
肇事逃逸事故責任認定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般來說,逃逸方對交通事故承擔全部責任。但也有特殊情況,如果對方當事人有過錯,逃逸的當事人承擔主要責任;雙方當事人均有過錯,按照各自過錯比例分擔責任;無法確定各方當事人有過錯的,逃逸的當事人承擔全部責任。
如果是一方當事人的違章行為造成交通事故,由違章行為的一方負全部責任。若兩方當事人的違章行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作用大的一方負主要責任,另一方負次要責任;作用基本相當的,兩方負同等責任;三方以上當事人的違章行為造成交通事故的,根據各自的違章行為在事故中的作用大小劃分責任。
肇事逃逸主要承擔三方面責任。行政責任上,會被吊銷駕駛證,且不得重新考取,也就是終身禁駕。尚未構成犯罪的,處以 200 到 2000 元罰款。
民事責任方面,逃逸當事人承擔事故全部賠償責任,如果有明確證據證明對方也有過錯,可以減輕責任。
刑事責任上,交通肇事后逃逸,如果傷亡或損失程度構成交通肇事罪的,將受到 3 年以上 7 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處罰。如果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將受 7 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處罰。
民事賠償上,駕駛人逃逸的交通事故,交強險范圍內可以正常理賠,也能執行墊付搶救費的程序。但商業險條款中,肇事逃逸的事故明確不賠,超出交強險賠償的部分,就需要車主自己承擔。
交通事故中逃逸的認定,主觀上要有逃避法律責任的故意,客觀上實施了逃避行為。積極形態是離開事故現場及與現場有關的場所,消極形態是未離開事故現場但把自己偽裝為旁觀者或找人頂包。
發生交通事故送傷者去醫院或繼續前行幾分鐘后折回,一般不認定為逃逸。發生交通事故后,最好在原地等待,需要救援的,撥打交警電話 122,聽從交警指揮或撥打 120,自己留在現場,避免麻煩。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提前預定25年爆款車?傳祺S7內飾諜照曝光
- 2售37.98萬/首搭Hi4-Z新電混架構 坦克500 Hi4-Z開啟預售
- 3預售14.6萬起 領克Z20將于12月22日上市 純電續航530km
- 4售22.99萬起 極氪7X上市75天累計交付突破3萬輛
- 5261馬力+溜背車身 優雅與運動的雙面人生 試駕MG7
- 6最強版本的特斯拉FSD v13現已開始推送!
- 2售37.98萬/首搭Hi4-Z新電混架構 坦克500 Hi4-Z開啟預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