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如何
2024-12-25 10:01:43
作者:整理于互聯網
氧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就像干電池一樣。傳感器中的氧化鋯元素起著類似電解液的作用。在一定條件下,也就是高溫和鉑催化時,利用氧化鋯內外兩側的氧濃度差來產生電位差,而且濃度差越大,電位差就越大。
大氣中氧含量約 21%,濃混合氣燃燒后的廢氣幾乎不含氧,稀混合氣燃燒或因缺火產生的廢氣含氧量雖比前者多,但仍少于大氣中的氧。在高溫及鉑的催化下,帶負電的氧離子吸附在氧化鋯套管內外表面。由于大氣中的氧氣比廢氣中的多,套管與大氣相通一側比廢氣一側吸附更多負離子,兩側離子濃度差產生電動勢。
當套管廢氣一側氧濃度低時,電極之間產生高電壓,這個電壓信號被送到 ECU 放大處理,ECU 據此判斷混合氣濃稀,并調整噴油量,以接近 14.7:1 的理論最佳空燃比。
氧傳感器只有在高溫時,比如端部達到 300°C 以上,其特性才能充分發揮,才能輸出電壓。在約 800°C 時,對混合氣變化反應最快,低溫時特性會有很大改變。
汽車上采用的氧傳感器有氧化鈦式和氧化鋯式兩種。氧化鋯式又分加熱型和非加熱型。大部分汽車用帶加熱器的氧傳感器,能在發動機啟動后 20 - 30 秒迅速加熱至工作溫度,擴大空燃比閉環控制范圍。
氧傳感器有一線制、二線制、三線制、四線制,三線制和四線制因添加了加熱電阻接線而得名。加熱電阻是正比例系數熱敏元件,可通過檢測阻值來檢測加熱元件。
現在很多車輛在三元催化轉化器前后都安裝了氧傳感器,前端的用于混合氣反饋控制,后端的用于監測三元催化轉化器的催化凈化效率。當三元催化轉化器損壞,前后氧傳感器的信號電壓波形會趨于相同,表明其轉化能力下降。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本文導航
熱門文章
-
1領克首款大型SUV預告圖曝光 新車將于2025年初亮相
- 2可支持十屏聯動! 2025款騰勢D9官圖發布
- 3定位A級掀背轎車 埃安UT將于2025年1月6日開啟預售
- 4MG會在2025年上市兩款全新車型 緊湊型純電家轎和新能源大5座SUV
- 5本田和日產計劃于明年6月達成最終合并協議
- 6貸款5年首2年免息 阿維塔年終優惠活動開始!
- 2可支持十屏聯動! 2025款騰勢D9官圖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