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品牌汽車的紅外線感應傳感器有何差異
不同品牌汽車的紅外線感應傳感器是有差異的。
工作原理方面,主動式紅外傳感器發射調制紅外光束,接收機接收形成警戒線,能避免干擾降低誤報率;被動式靠探測人體發射紅外線工作,熱釋電元件接收紅外輻射溫度變化釋放電荷報警。
能量轉換方式不同,光子式利用光子效應,響應速度快靈敏度高但探測波段窄且常需低溫工作;熱釋電式利用熱效應,雖探測率和響應速度不如光子式,但能在室溫下使用。
應用效果和作用不同,像豪華車型提供簡單提醒,廣汽埃安等品牌融入智能駕駛系統能識別生命體還能穿透惡劣天氣清晰成像。
探測器類型也有差異,制冷型探測器靈敏度高作用距離遠但設備體積大功耗大壽命短,常用于高端領域;非制冷型探測器輕便結構簡單成本低功耗低壽命長,更適用于車載。
在自動駕駛領域,紅外傳感器有優勢,比如夜間能利用生命體熱輻射成像清晰辨別行人、動物及車輛,彌補“雷達+攝像頭”依賴形狀識別能力不足。還能穿透霧霾、沙塵等惡劣天氣,不受其影響正常識物。而且無懼眩光,只接收中長波信息,不接收可見光波段信息,防眩光有天然優勢。
在 ADAS 場景應用中也重要,像前方碰撞預警、自適應巡航控制、變道輔助系統、行人碰撞預警、自動泊車、泊車輔助等諸多行泊車功能上都能起到輔助效果,還能檢測車輛,通過監測目標物體溫度分布情況,診斷汽車相關缺陷,用于制動系統故障診斷、車身氣密性檢測、車窗加熱絲檢測、汽車排氣管檢測等。
今年,紅外熱成像技術在新車上增多,像仰望 U8、昊鉑 GT、東風猛士 917、翼真 L380 等車型都搭載了紅外夜視系統。
紅外熱成像傳感器在汽車上應用已久,最早在豪華汽車上作為夜視輔助功能,顯示在儀表盤上為駕駛員提供信息,還能突出顯示行人、大型野生動物并發出警告。
如今融合感知算法成熟,紅外熱成像能融入智駕系統。紅外熱像儀通過探測目標物體紅外輻射,經光電轉換、電信號處理及數字圖像處理等手段,將目標物體溫度分布數據轉換成視頻圖像。
紅外傳感技術不依賴光源,突破惡劣環境影響,提升車輛全時感知能力輔助行為判斷,提升駕駛安全性。紅外智駕感知系統優勢凸顯,配裝紅外傳感的車輛具備主動式智能,補充視覺感知精準識別生命守護行車安全,適用于交通夜視和自動駕駛領域。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東風日產N7發布六種配色 新車有望5月正式上市
- 2奔馳官方針對最近傳聞逐一回應 今年推出超十款全新及改款產品
- 3悅達起亞2024年累計銷售超24.8萬臺 同比增長49.2%
- 4寶馬集團2024年在華交付714530輛汽車 新款X3預計2月份上市
- 5小鵬推限時優惠政策 小鵬P7+補貼后16.68萬元起
- 6零跑汽車2025新車前瞻:B10/B01領銜 D系列年底亮相
- 2奔馳官方針對最近傳聞逐一回應 今年推出超十款全新及改款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