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達傳感器的工作原理是怎樣的?
雷達傳感器是利用電磁波的反射原理來探測物體,能夠測量物體的距離、速度、方位和大小。它采用微波來實現對物體的探測工作。
由發射器發射一束微波,當微波穿越特定物體后,會被物體反彈或吸收,反彈的是一束經過改變的微波。接收到的微波加入到發射微波中,由此得出物體的距離。
車載雷達模塊包含天線、RF部分、高速數字接口、信號處理器和電源部分這五個主要功能模塊。
24GHz雷達傳感器有不同原理。CW多普勒雷達傳感器將24GHz選為發射頻率,利用發送與接收信號的頻率差,通過公式計算出物體運動的速度。經過參考信號與回波信號的混頻,雙通道傳感器輸出兩個頻率幅度相同、相位差為90°的中頻信號IF1和IF2 ,根據90°相位引導的信號類型,可識別物體的運動方向,即遠離或靠近。
要是想測量一個參數距離,比如靜態物體到傳感器的距離,那么選用線性升坡或降坡作為發射頻率的時間相關函數就足夠了,并定期重復這些坡以期得到可能的平均值,根據延遲效應的計算公式可以得到物體的距離,這就是FMCW雷達傳感器原理。
倒車雷達也是雷達傳感器的一種應用,一般由超聲波傳感器(探頭)、控制器和顯示器等部分組成。采用超聲波測距原理,在控制器的控制下由傳感器發射超聲波信號,當遇到障礙時,產生回波信號,傳感器接收到回波信號后經控制器進行數據處理,判斷出障礙物的位置,由顯示器顯示距離并發出其他警示信號,從而達到安全泊車的目的。
雷達傳感器運用廣泛,在智能交通里用于車輛探測、速度測量等;汽車上用于碰撞預警、自動駕駛等智能駕駛功能;智能制造中可實現物體識別、位置跟蹤等功能;居家感知能進行呼吸心跳監測等;智慧農業可用于氣象監測、農作物長勢監測等。其工作原理為準確探測物體提供了支持,讓生活和生產的很多方面變得更智能、更便捷 。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新增“墨脫綠”+電動踏/羊毛腳墊 新款凱迪拉克XT5開啟預售
- 2雷軍回應小米SU7安徽事故:我必須站出來 發生什么都不會回避
- 3馬自達新能源SUV預告圖 命名為“MAZDA EZ-60”
- 4當智駕遭遇“死亡2秒”:小米SU7事故暴露了哪些行業缺陷?
- 5虧電油耗低至6.68L GL8陸尚相關信息公布
- 6一汽豐田一季度累計銷量172,461臺 同比增長9.6%
- 7第四代博越L官圖發布 配備全域AI技術體系
相關閱讀點擊加載更多 - 2雷軍回應小米SU7安徽事故:我必須站出來 發生什么都不會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