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差速鎖的技術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2025-04-07 22:50:41
作者:資訊小編
電子差速鎖的技術發展歷程相當豐富。
1769年庫諾發明的蒸汽汽車因沒差速器只能前輪單輪驅動。1815年鐘表匠佩克庫爾開始研究汽車差速器,并在1828年獲得差速器專利,這是差速器技術的重要開端。
1876年英國人斯塔利受自行車鏈條啟發,用鏈條將動力源和差速器相連改良了差速器,擴大了其應用范圍,“汽車之父”卡爾·本茨把鏈條傳動差速器用在了“奔馳一號”上。后來雷諾汽車創始人路易斯·雷諾用驅動軸取代鏈條傳遞動力,讓差速器的動力傳輸方式得到改進。
費德南 - 保時捷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個限滑差速器,為差速器技術發展帶來新方向。
進入20世紀,差速器發展加速。奧迪的托森差速器利用蝸輪蝸桿傳動原理,大大提高汽車通過性。不過后來隨著技術進步,奧迪在第七代quattro系統采用電控多片離合式差速器,提升燃油經濟性、降低成本,車輛轉向時還能主動向外側多傳遞動力。
到了21世紀,國內差速器技術也取得很大進展。2013年發明有完全知識產權的拉環式差速鎖,2018年更名為CJ差速鎖。
現代汽車技術發展中,電子差速鎖作為ESP系統的延伸,利用多片離合器實現扭矩精確分配。能根據車輛傳感器反饋迅速調整動力分配,有時性能與傳統差速鎖相當。
汽車差速鎖誕生于20世紀初,當時工程師發現傳統差速器在一側輪胎失抓地力時無法有效傳動力,1908年美國工程師發明差速鎖,通過鎖定差速器齒輪,強制兩側驅動輪同速旋轉,提升車輛脫困和越野性能。
電子差速鎖不斷革新發展,讓車輛在各種路況下動力分配更合理,提升了車輛整體性能,為駕駛者帶來更好的駕駛體驗。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本文導航
熱門文章
-
13月主流車企銷量匯總 比亞迪再次領跑/新勢力零跑頭名
- 2深藍S05推出限時購車權益 999元抵5999元購車款等
- 3特斯拉陶琳:特斯拉國內建成超過2000座超充站
- 4樂道推全新4月購車權益 最高可享2年免費加電
- 5預售31.80萬起 智界R7增程新版本開啟預訂 新增大電池和四驅版
- 6小訂破10萬臺 問界M8將于本月上市
- 2深藍S05推出限時購車權益 999元抵5999元購車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