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何時需要更換?
輪胎更換需綜合多方面因素判斷,一般在使用 3 - 6 年或行駛 6 - 11 萬公里左右考慮更換。時間上,正常使用 5 - 6 年可換,長期高速行駛 5 年、市區代步最長 8 年;里程方面,四季輪胎多在 11.3 萬公里以上、稍差的 10 萬公里左右,8 萬公里更換較保險。此外,當輪胎出現磨損至極限、老化、鼓包、多次修補等情況時,也必須更換,以保障行車安全。
從輪胎的磨損情況來看,這是判斷是否需要更換的重要依據之一。我國標準明確規定,乘用車子午線輪胎花紋磨損極限是1.6mm 。當輪胎花紋深度低于這個數值時,其排水性能、抓地力等都會大幅下降。想象一下,在濕滑的路面上,輪胎花紋過淺就如同在玻璃上行駛,剎車距離會顯著增加,車輛的操控性也變得難以捉摸,極易引發危險。而且,當輪胎排水槽凸起方塊與花紋持平時,同樣意味著輪胎該換了。此時輪胎的排水能力嚴重不足,在積水路面上很容易出現“水滑”現象,車輛仿佛在水面上滑行,駕駛者對車輛的控制將變得極為困難。
通過生產日期來判斷輪胎是否該更換也十分關鍵。一般情況下,輪胎在使用5到6年后,即便行駛里程不多,也建議更換。隨著時間的推移,輪胎橡膠會逐漸老化。老化后的輪胎,橡膠變硬,彈性降低,胎側會出現細小的裂紋。這些裂紋看似不起眼,但在車輛行駛過程中,尤其是高速行駛時,就可能成為輪胎爆胎的導火索。就像一位步入暮年的老人,身體機能下降,抵御風險的能力變弱,輪胎老化后,也難以承受車輛行駛時的各種壓力。
輪胎出現磕碰受傷、起鼓包等情況,也必須及時更換。輪胎側面被扎穿、胎面被扎直徑超過6毫米,都對輪胎的結構造成了嚴重破壞,影響了其安全性。鼓包的輪胎,內部結構已經受損,隨時有破裂的可能。而補胎次數也是一個重要指標,如果補胎次數超過4次,說明輪胎已經“傷痕累累”,繼續使用會存在較大安全隱患。此外,不正常磨損,如胎面不均勻磨損,部分磨損或齒形磨損等,以及出現磨損至極限標志、胎面變形或胎圈損傷等情況,都會影響輪胎的正常使用,威脅行車安全。
總之,輪胎作為汽車與地面接觸的唯一部件,它的狀態直接關系到行車安全。我們要密切關注輪胎的使用時間、行駛里程、磨損狀況以及是否存在損傷等多方面因素,當出現上述需要更換輪胎的情況時,一定要及時更換,不要心存僥幸,讓我們的出行始終有一份可靠的安全保障。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東風本田S7推一口價19.99萬元起 已購用戶可保值補差價
- 2售47.9-67.9萬元 全新沃爾沃XC90正式上市
- 3廣汽本田P7上市 售價19.99萬元 搭載ADS自適應電磁減震系統
- 4榮威D6完成安全極限測試 將于上海車展上市 續航最高520km
- 5延續獵裝美學/20.29萬起售 極氪007GT正式上市
- 6朗逸Pro申報圖曝光 家族全新設計/1.5T發動機
- 2售47.9-67.9萬元 全新沃爾沃XC90正式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