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大事件:特斯拉國產實錘 煎餅俠馬斯克
【太平洋汽車網 新車頻道】7月的車壇可謂喜憂參半,月初迎來了馬斯克訪華,他百忙之中抽空在街頭吃了份煎餅果子,被網友調侃從鋼鐵俠向“煎餅俠”轉型,而在月尾我們卻沉痛地告別了FCA集團原CEO馬爾喬內,痛失馬爾喬內這位偉大舵手后的FCA集團未來將走向何方?7月還有哪些值得被我們銘記的事件?咱們接著看!
瑞士當地時間7月25日,菲亞特克萊斯勒(FCA)集團原CEO塞爾吉奧·馬爾喬內因病去世,享年66歲。消息公布后,公司股價隨之大跌10%。
一個月前的6月26日,馬爾喬內穿著一貫的黑毛衣參加Jeep牧馬人與意大利憲兵隊交車儀式,這是他最后一次出現在公眾面前。幾天后,他在瑞士蘇黎世大學醫院接受肩部手術,過程中突發腦部栓塞并陷入昏迷,身經百戰的馬爾喬內最終還是沒能熬過去。
外界對于馬爾喬內的離世形容為“一個時代的終結”,無疑是對一位汽車行業人物最高敬意的評價,從年輕氣盛時手握商學、文學、法學、工商等多個學士學位,再到中年先后在多家知名國際企業分別任職會計師、CFO、CEO等,最后成為FCA集團CEO走上人生巔峰,這樣的一生就如一本傳世巨著,每一頁都值得細細品閱。
◆復蘇菲亞特
進入千禧之年后,菲亞特由盛轉衰,2003年虧損逾60億歐元,不久后菲亞特背后的阿涅利家族就相中了作風強硬的馬爾喬內。接過這個“燙手山芋”的馬爾喬內一開始就沒有辜負阿涅利家族的厚望,通過強硬談判,向通用集團成功索要了19.9億美元左右的“分手費”,這對此時連連虧損的菲亞特來說,無疑就是一筆可觀的“意外”之財。
而在內部,馬爾喬內實行雷厲風行的開源節流,20分鐘的談話就終結了幾位高管的職業生涯,一改菲亞特舊時的官僚作風;同時關閉效率低下的工廠,投資100億歐元,在4年內開發了20款新車型。
在馬爾喬內正式掌舵第二年的2005年,菲亞特開始扭虧為盈。2007年,在馬爾喬內的帶領下,菲亞特奪得223.4萬輛銷量、利潤超過24億美元的佳績。2008年,汽車行業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進入一片哀嚎遍野,菲亞特卻能以21億美元的利潤收入成為當年實現盈利的少數車企之一。
◆2011年 保住阿爾法·羅密歐
在2011年,大眾集團曾經覬覦過阿爾法·羅密歐,不過大眾集團這一收購美夢卻遭到馬爾喬內的拒絕,甚至放言:“只要我一天還是菲亞特CEO,皮耶希(大眾集團時任CEO)都不會得到阿爾法·羅密歐”。
◆主導菲亞特收購克萊斯勒 筑建汽車帝國
2014年,菲亞特在馬爾喬內帶領下完全收購了克萊斯勒,組成今天我們所看到的FCA集團,成為集菲亞特、克萊斯勒、Jeep、阿爾法.羅密歐、法拉利、瑪莎拉蒂、道奇、藍旗亞品牌的巨無霸車企,躋身為全球第七大汽車制造廠商,同年在紐交所成功上市。
◆2015年 法拉利獨立上市
2015年,馬爾喬內將FCA集團旗下的“吸金利器”法拉利拆分并完成獨立上市,以每股52美元出售約10%的股份,為FCA集團輕微緩解了資金饑荒。歸功于精于財務的馬爾喬內,目前法拉利的股價已經達到每股136美元,總市值高達335億美元,甚至已高于FCA集團的市值。
◆2018年 制定未來五年計劃
原計劃2019年4月退休的馬爾喬內為FCA集團做的最后一件大事就是制定未來五年發展大計。雖然馬爾喬內此前對“新四化”采取毫不動搖的態度,但是在大勢所趨之下,任何一家企業都不會跟市場、金錢“作對”,作為專業職業經理人的他不得不作出變化,于是電動化、自動駕駛、智能網聯被提上了議程。
FCA五年計劃簡要版(2018年6月中旬公布) | |
菲亞特 | 在北美和中國停止銷售,把工廠和產能讓給SUV、豪華品牌。 |
克萊斯勒 | 瀕臨死亡邊緣,在售的產品僅有兩款車,包括一臺老掉牙的300C中型轎車和一臺Pacifica MPV |
Jeep | 計劃2022年前推出至少9款全新或改款車型,五年內推出10款插電式混動車型,另外還有4款純電動車型,普及車聯網系統和L3級別自動駕駛系統。 |
阿爾法·羅密歐 | 2022年前將發布7款新車型:兩款全新跑+Giulia、Giulietta、Stelvio中期改款+兩款全新SUV產品。 |
瑪莎拉蒂 | 2022年前,推出6款新車型,除現有車型的升級換代之外,還將推出一款全新入門級SUV。 |
RAM品牌 | 推出RAM 15 00 TRX車型的量產版(被視為一代RAM 1500的高性能版本)。后續將為部分車型衍生出純電動版本,配備L2級別的自動駕駛技術。 |
在馬爾喬內執掌菲亞特(FCA集團)的14年來,黑色毛衣成為了他每天的標志性搭配,隨時與外界保持聯系的6部黑莓手機成為他日常的標配裝備,他的生活已經被FCA集團所占據,甚至直到生命盡頭的最后一個月。
馬爾喬內曾發表演講稱:“一個人一生的成就,不該用自己獲得過什么來衡量,而要去看他為別人留下了什么。”道理人人都懂,也只有就像馬爾喬內這樣的傳奇人物才能真正做到。
◆后馬爾喬內時代 FCA能否涅槃重生?
曾主掌Jeep與Ram品牌的CEO麥明愷(Michael Manley)成為馬爾喬內的繼任者,以營銷見長的他曾引領Jeep品牌為FCA集團貢獻出70%的利潤。他曾受馬爾喬內的器重,擁有較高的自主決策權,不過員工對麥明愷的忠誠度顯然不及馬爾喬內,因此如何穩定管理關系,實現平穩過度以及快速落地五年計劃,成為麥明愷目前棘手的難題,但愿五年后的FCA集團如馬爾喬內所想般涅槃重生。
編輯推薦閱讀:
7月10-12日,特斯拉CEO馬斯克旋風式到訪中國,在上海、北京地方政府官員會面,敲定了特斯拉在上海獨資建廠等相關事宜,“順便”上了一次頭條和熱搜。
在中美貿易摩擦下,中國在7月6日宣布對美國整車進口關稅由15%調整至40%,特斯拉隨之對國內Model S與Model X的售價進行上調,漲幅高達13.932-25.662萬元,銷量自然大受影響,所以盡快推動特斯拉的國產化才是治本之道,馬斯克也就坐不住了。
馬斯克訪華的第一站就安排在上海,他在7月10日與上海臨港管委會、臨港集團共同簽署了純電動汽車項目投資協議,并為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和特斯拉(上海)電動汽車研發創新中心揭牌。
按照協議,特斯拉公司將在臨港地區獨資建設集研發、制造、銷售等功能于一體的特斯拉超級工廠,該項目規劃年生產 50 萬輛純電動整車,計劃2020年投產。這是上海有史以來最大的外資制造業項目,也是特斯拉在美國之外的首個超級工廠。
特斯拉還要像國內新造車企業一樣,排隊等候申請造車項目審批、造車資質雙重資質,要知道目前雙資質的申請難度與車牌搖號不相伯仲,不過有了與北京、上海政府的密切關系,相信獲得雙重審核資質也是不遠將來的事兒。
在訪華第二站的北京,馬斯克先是參觀了特斯拉展廳,再被北京市市長陳吉寧親自接見,并表示將會逐步擴大北京研發中心(電動汽車、零配件、電池儲能研發)的規模。
以上的內容都不是網友的關注焦點,而是馬斯克在街頭啃起了國民早餐煎餅果子,搖身一變成為“煎餅俠”,這么接地氣的行業大咖也沒誰了。
在產能下降、瘋狂燒錢、接連虧損等負面消息籠罩下,人們還在打賭特斯拉會不會破產時,特斯拉宣布選擇在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即中國花重金建廠,這是特斯拉絕處逢生的轉折點,攻下中國市場能為特斯拉帶來不菲的經濟效益,前面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至于特斯拉最后能夠成功,市場和時間將給予我們答案。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