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市半年報 南北大眾與通用的三強爭霸賽
【太平洋汽車網 行業頻道】2018年上半年國內乘用車銷量成績在近日正式放榜,上汽大眾、一汽-大眾、上汽通用毫無懸念地穩坐前三甲寶座。
2018年1-6月乘用車銷量前十家生產企業排名 | ||||
排名 | 企業名稱 | 銷量 (萬輛) | ||
1 | 上汽大眾 | 102.05 | ||
2 | 一汽-大眾 | 97.97 | ||
3 | 上汽通用 | 95.75 | ||
4 | 上汽通用五菱 | 87.18 | ||
5 | 吉利控股 | 76.66 | ||
6 | 東風有限(本部) | 61.08 | ||
7 | 長安汽車 | 49.70 | ||
8 | 長城汽車 | 40.65 | ||
9 | 北京現代 | 38.01 | ||
10 | 上汽股份 | 35.90 | ||
合計 | 684.96 | |||
|
小編掐指一算這三強合計產生了295.77萬銷量,已經占領了前10位的半壁江山,特別是上汽大眾僅用半年就能輕輕松松坐收近100萬輛銷量,顯然大眾憑借20多年深耕中國市場已經贏得絕對的領先地位。
至于通用汽車也是在中國市場發展得如日中天,并沒有因為底特律的沒落而就此淪陷,中國已經成為其第二個故鄉。不過進一步剖析,你會發現三強中都存在著不少暗涌。
上汽大眾上半年批發量為102萬輛,其中大眾品牌銷量為85.2萬輛,同比增長4.2%,斯柯達品牌上半年累計銷售16.8萬輛,同比增長23.5%。雖然破百萬的銷售數據非常搶眼,但是另一方面也折射出上汽大眾的隱憂。
◆上半年銷量反映出的重重諜影
從上面可以看出上汽大眾旗下的大眾與斯柯達兩大品牌呈現增長不均衡的態勢。在上半年國內乘用車市場總體實現4.6%同比增長的大環境下,只實現4.2%增長的大眾品牌可以說是陷入落后于整體的尷尬局面,而斯柯達卻能同比增長23.5%,成為新的增長點。
斯柯達在華上半年售出16.55萬輛,全球總售出65.27萬輛成績,SUV車型成為主要的增長驅動力,而轎車車型基本都出現負增長。顯然斯柯達的競爭力還是極為薄弱,品牌認知度低、賣點缺乏等短板暴露無遺,能拿出手的產品也就只有明銳、晶銳這幾款車型。
2018年1-6月斯柯達全球交付量 | ||||
車型 | 銷量(輛) | 增長率 | ||
明銳OCTAVIA | 210700 | 2.6 % | ||
晶銳FABIA | 105300 | -5.2 % | ||
昕銳RAPID | 101400 | -1.5 % | ||
柯迪亞克KODIAQ | 77900 | 187.8 % | ||
速派SUPERB | 74100 | -2.4 % | ||
YETI | 12000 | -72.1 % | ||
柯珞克KAROQ(2018年3月上市) | 50100 | —— | ||
CITIGO(僅在歐洲銷售) | 21000 | 6.9 % | ||
柯米克KAMIQ(2018年6月上市) | 200 | —— | ||
|
而在熱火朝天的SUV領域,斯柯達已經集結了柯米克、柯珞克、柯迪亞克,形成三大SUV矩陣,從緊湊型到中型SUV任君選擇,不過放在眼花繚亂的SUV市場,能吸引消費者駐足停留的原因真的不多。在SUV領域未能站穩腳,轎車領域遇瓶頸的情況下,斯柯達還能否繼續為上汽大眾帶來可觀的業績增長,不禁令人心生疑慮。
除了斯柯達SUV新車明顯帶來增量效應外,大眾品牌本身難覓新的增長點。途觀、朗逸、帕薩特以大熱姿態成為主力車型,難以抵消其他車型下滑帶來的負面作用。幸好下半年的新產品計劃將為上汽大眾帶來一場“及時雨”,比如全新SUV Tharu、途觀L插電式混合動力版、柯迪亞克GT,有望刺激新一輪的市場增長,能否幫助上汽大眾繼續保住銷量一哥位置成為懸念。
2018年1-6月上汽大眾主力車型銷量 | ||
分類 | 車型 | 銷量 (輛) |
SUV
| 途觀 | 147941(新車為111921) |
途昂 | 44550 | |
轎車 | 帕薩特 | 88225 |
凌渡 | 75838 | |
朗逸 | 超24萬 | |
輝昂 | 13263 | |
MPV | 全新途安L | 超2萬 |
◆上汽大眾的skr之處
扎根中國市場多年的上汽大眾無疑是最了解中國人消費心理的合資車企,這一觀點相信沒有人會反駁,舉個最常見的栗子就是加長戰術,加長進化后的途觀L、朗逸plus一聽名字就更有高級感了,銷量更不用愁。
另外,上汽大眾還實現先進的規?;a,成本優勢明顯,比如引進MQB平臺大規模,其以衍生性更強的核心模塊為基礎,從A00、A0、A到B四個級別的車型,涵蓋SUV和轎車。允許對前懸、后懸、軸距、懸架等進行不同調整與組合,還可共享同規格的發動機、變速箱及空調等總成,大幅降低成本。比如年底上市的奧迪Q3、斯柯達明銳等等。
◆上汽大眾的暗灘
上汽大眾許多車型已經步入耄耋之年,急需升級換代。以帕薩特和凌渡為例,雖然身為主力軍,但老化問題日益凸顯,其中帕薩特更是已經七年未換代。
新舊平臺混用,低端車型誠意不足。像6月剛上市的斯柯達柯米克更是基于來自上個世紀的產物——PQ34平臺誕生的全新車型。
◆上汽大眾未來意在何方?
在傳統車領域,上汽大眾依然牢牢占據上風之勢,不過像吉利汽車這樣來勢洶洶的自主品牌,已經奪得僅80萬的半年銷量,在冷風中瑟瑟發抖的上汽大眾為鞏固自己的至尊地位,開始加快在傳統產品加速換代、SUV車型的導入、MEB平臺引進等全方位布局。
在產品迭代方面,5月上市的全新一代朗逸首換MQB平臺,收獲不錯的口碑,半年收割了近24萬新用戶。而全新換代的凌渡GTS已經在北京車展亮相,最快年內實現上市。
在SUV領域的產品規劃,上汽大眾在2017年已經推出途觀L、途昂試水,其中途觀新車更獲得11萬的銷量,下半年將重點力推全新緊湊型SUV大眾Tharu,與一汽大眾-探歌同樣基于海外版的T-ROC打造,兩者形成南北雙重夾攻。
在新能源和智能互聯領域,上汽大眾在2017年已經正式將大眾全新電動車生產平臺——MEB收入囊中,此平臺可以兼容大眾汽車所有新能源車型類別,滿足I.D.、大眾、斯柯達等品牌所有車型的生產,續航里程可達到400公里至600公里,助攻上汽大眾在新能源領域實現質與量的飛躍式進步。
上汽大眾新能源產品規劃(據不完全統計) | ||
品牌 | 推出時間節點 | 產品規劃 |
大眾品牌 | 2018年內 | 輝昂 GTE(PHEV)、途觀L插電式混合動力版、朗逸純電動版 |
斯柯達品牌 | 2025年 | 6款純電動車(EV)+4款插電式混動(PHEV)車型 |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