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 舞臺下 聚光燈照不到的那些委屈
【太平洋汽車網 行業頻道】今年的3·15晚會和往年有一個蠻大的不同,開頭放出了完整節目預告,讓沒有上榜的企業公關們可以早一點下班回家。
毫不意外,今年的3·15晚會又有汽車企業上榜,并且被曝光的福特變速箱生銹(點擊查看詳情)和英菲尼迪變速箱故障頻發(點擊查看詳情)問題相當惡劣,尤其惡劣的是官方在事件中隱瞞、推諉的態度。以至于在通過人臉識別非法采集用戶數據中被點名的寶馬4S店并沒有被廣泛關注。
意外的是,“萬眾矚目”的特斯拉并沒有上榜。就在3·15前夕,特斯拉女車主坐車頂維權事件和海南特斯拉撞車事件等,讓“特斯拉 失控”頻頻登上熱搜,也讓“特斯拉將上榜315晚會”的傳言廣為流傳。不過,沒有在3·15晚會上曝光的問題,又豈止特斯拉......
特斯拉是不是真的存在失控問題,截止目前還沒有確切的定論,筆者在《凡事就怕說不清 女子坐特斯拉車頂維權誰之過?》一文中有過詳細的分析。不過3·15晚會相關報道的評論區,真真實實的有著更多沒有被聚焦的委屈......
在3·15晚會相關報道的評論區,我們還留意到現代車主反饋引擎問題、大眾朗逸車主反饋變速箱問題等問題......
另外,也有用戶反饋瓜子二手車、毛豆新車網等平臺存在消費陷阱的問題等等。
缺乏像3·15晚會那樣嚴謹的調查取證,筆者也無法對以上看到的用戶反饋做出任何結論。不過,聚光燈外的那些委屈,同樣不應該被淹沒。
在3·15晚會上曝光的英菲尼迪QX60變速箱問題中,激烈維權的車主得到了廠家的優先“照顧”,被迫需要接受的是一紙霸道的不再維權承諾。通過對少數人的恩威并施,犧牲更多用戶的權益。
沉默的更多委屈,到底應該如何維護?
3·15晚會之后,英菲尼迪和長安福特先后發布了聲明:
英菲尼迪表示,將成立“專屬客服”,將由專業售后服務人員為車主提供一對一的高效溝通。保證客戶溝通效率并切實解決客戶問題。
長安福特表示,對存在生銹問題的變速箱,提供免費維修,確保客戶滿意。
相比節目中兩家廠商各種隱瞞、推諉的惡劣行徑,在問題曝光后,官方在聲明中態度發生了180°的大轉彎。但是針對被曝光的特定問題積極解決,真的就能解決問題嗎?
此次曝光的福特翼博、??怂?/a>等車型因集雨板設計缺陷導致的變速箱生銹問題,此前一直被福特歸咎為用戶涉水導致。在評論中筆者注意到,有用戶反應廠商在給客戶的維保記錄上,會記錄車輛泡水導致變速箱故障。
眾所周知,泡水對于一臺車而言是極為致命的,水泡車可能存在難以預知的電路故障等隱患。也就是說,客戶不僅要因為廠商的設計缺陷自掏腰包,并且車輛的殘值也會因此大打折扣,無法以正規二手車流向市場。
為了掩蓋自身的缺陷,維護品牌的不法利益,長安福特不惜犧牲客戶財產。而在明知設計缺陷的情況下繼續隱瞞,不采取公開召回措施,放任變速箱生銹產生嚴重問題,則是對用戶生命的極大漠視。
此前遭受損失的車主如何補償?暴露出來的管理問題如何改進?是否還有其他問題被隱瞞?聲明中并沒有涉及。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十九條規定:經營者發現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有危及人身、財產安全危險的,應當立即向有關行政部門報告和告知消費者,并采取停止銷售、警示、召回、無害化處理、銷毀、停止生產或者服務等措施。采取召回措施的,經營者應當承擔消費者因商品被召回支出的必要費用。
在兩家企業的聲明中,都提到了致歉和解決,但只字未提“召回”。
我不確定在后續的處理中,他們是否會依法對相關產品進行公開召回,但在宣傳中,廠商對于“召回”的字眼卻總是諱莫如深。
召回是什么?很簡單,發現了問題,并且已經找到了解決方案,公開解決問題。不知為何,一個積極解決問題的字眼,卻總是被當做負面在傳播。
這其中,媒體扮演的角色并不光彩,但廠商也一直在推波助瀾。在汽車媒體行業從業多年,筆者見多了廠商對召回報道的忌憚,而這樣的心理,難免被別有用心的人大加利用。
不過,召回并不總能盡如人意或許才是更深層的原因。
2014年,大眾就速騰“斷軸門”實施召回,方案卻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打補丁”,通過在后軸增加金屬襯板,可以在發生斷軸前發出異響起到警示作用;2017年,長安福特就翼虎冷卻系統缺陷實施召回,更換冷卻水壺和水管,加裝液位傳感器等,但車主反饋這次召回并沒能真正解決問題,而由此造成的三通問題需要車主自掏腰包解決;2018年,本田思域、CR-V等車型機油增多事件召回中,更換不同刻度的機油標尺的做法讓人哭笑不得......
于是,有廠商想方設法的繞開召回。通過對回店的車輛悄悄更換相關部件解決問題,對可能存在問題的車輛誘導回店,在未做到告知義務的情況下悄悄解決問題。
在這次3·15晚會曝光的福特變速箱生銹問題中,4S店就有對回店的車輛悄悄更換零部件解決缺陷。但不公開召回就意味著有車主不知情,在評論區就有車主反饋自己是在第三方進行的修復。且不說第三方是否能根除缺陷,這樣的做法本身就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入行多年,我也看到不少同行前輩呼吁為“召回”正名,但顯然并沒有得到響應?;蛟S,只有當我們法規對不合理的不召回進行嚴懲,讓召回成為廠商最劃算的解決缺陷的手段時,才能從廠商到媒體傳播到消費者對召回有一個更準確的認識。
也只有讓廠商認真對待每一個潛在的缺陷,每一次都能認真的公開召回處理,才能讓聚光燈外的委屈,也得到合理的解決。(文:太平洋汽車網 郭睿)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新款謳歌RDX官圖發布 有望于11月在海外發售
- 2福特Bronco Raptor預告圖曝光 將于2022年發布
- 3售13.98萬元 領克06 Shero粉色特別版正式上市
- 4新款日產勁客官圖發布 將于9月29日天津車展上市
- 5將搭載藍鯨1.5T發動機 新款長安銳程CC藍鯨版官圖
- 6寶馬iX5 概念車曝光 采用氫燃料電池/可抵御手榴彈
- 2福特Bronco Raptor預告圖曝光 將于2022年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