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山思享會第九期|科創車聯網院長劉干
【太平洋汽車網 行業頻道】
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9月16日,在這個秋意延綿的時刻,第九期五山思享會成功舉行。
本期思享會邀請江蘇科創車聯網產業研究院院長劉干教授,為大家帶來基于道路交通的智能網聯、數據融合、自動駕駛的精華思考。
江蘇科創車聯網產業研究院院長 劉干
劉干不僅是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研究者,他還是一位作家,他從生活方面的廣泛興趣,分享自身經歷的方方面面,故而本期思享會一開始,為我們講述他遇到的一個趣味場景:“我體驗自動駕駛汽車的時候,遇到過一個很有意思的情況,那就是車子它一路勻速往前走,結果路邊柳樹的細長枝條被風吹動飄向了前擋玻璃,車子立即一個緊急制動,這是個比較尷尬的情景。”
劉干表示,隨著智能網聯汽車推動新型技術架構演進,電子化、電氣架構、軟件定義、數據融合等技術的合成發展將進一步推動智能網聯交通,傳統汽車的汽車電子系統已經難以滿足未來汽車數字化的要求,因此人類對自動駕駛賦予了更高的期望。但是,自動駕駛需要面對的是更為復雜的道路交通環境,它無法借鑒傳統先有車后有路的“車同軌、書同文”技術路徑去定義應用,需要融入現狀的“已經成型的混合道路交通”,同時還要面對車路云及數據融合的道路交通發展模式。故而自動駕駛汽車,不能只按著已有導航技術、信號燈技術、交通標志標線組織的模式發展,否則會面臨自動駕駛汽車上路越多,交通秩序愈發糟糕、甚至癱瘓的負面效應。
有嘉賓對此有所疑問,交通標志標線是必然存在的,它與自動駕駛的關聯在于何處?
劉干表示“道路交通工程的專業度非常高,涉及人因、環境工程等。比如,使用交通標線區劃車道空間,通過車道空間的分割,固化設計的思維去限制駕駛行為,此時的標線只不過是2mm高度的隔離欄而已。那些施劃在車道地面的箭頭、文字、圖形,實際上都是交通標志的落地形式,而第一處交通標志都意味著前方是一個風險點,都要意味著科學合理的距離、形狀等設計才能給到駕駛員友好的應用。自動駕駛是模擬人的感覺器官做感知決策,它的優勢是更加靈活快捷,但是標志標線作為道路交通環境的信息載體,提供給自動駕駛更加清晰、準確、遠距離的信息同樣尤為重要。”
劉干認為,目前基于道路交通的自動駕駛,正在朝著主動式、交互型的方案前進。當前國內仍存在各省市道路交通標志標線欠科學、不合理、不規則的情況,面向更高級別乃至完全的自動駕駛,一方面需要自動駕駛汽車能夠主動學習適應交通標志及標線、道路規則、場景等;一方面需要道路交通環境通過特定的信息載體(通常是交安設施)提前數字化實時、提前提供給自動駕駛;再一方面需要自動駕駛生成數據、多源互動、自主調節,通過自動駕駛汽車和智慧道路的數據融合,實現車路協同。
各位與會嘉賓對新型交通網絡設計、道路交通疏導方案、交通流交互等交通安全領域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大家都認為:交通安全,首要保障的是弱勢群體,防范智能網聯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交通事故風險,仍需要在某種意義上,對交通標志標線信號燈、道路交通系統進行全新的構建。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別克全新一代君越正式上市 售價17.99-23.99萬元
- 2新一代別克君越哪款值得買?首推次頂配28T越尊版
- 3售價13.98-17.98萬元 哈弗梟龍/梟龍MAX正式上市
- 4全新蔚來ES6將于5月24日上市 率先搭載Banyan 2.0.0系統
- 5魏牌新摩卡DHT-PHEV實車亮相 外觀/內飾煥新
- 6換裝2.0T高功發動機能快多少? 試駕新款紅旗HS5
- 2新一代別克君越哪款值得買?首推次頂配28T越尊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