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llantis集團一季度全球出貨量同比下滑9% 出貨量約120萬輛
【太平洋汽車 行業頻道】近日,全球第四大汽車制造商Stellantis集團發布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出貨量(不含合資企業)預計為120萬輛,較2024年同期下降9%。這一下滑主要受北美和歐洲兩大核心市場的產能調整及需求疲軟影響,而南美市場的增長部分抵消了整體頹勢。
北美市場方面,出貨量同比下降20%,減少約8.2萬輛。主要原因為1月長假期導致的工廠停工時間延長,以及新款Ram重型皮卡(2500/3500)處于產能爬坡初期。盡管Jeep指南者、大切諾基等車型銷量同比增長超10%,但整體市場受25%進口關稅政策沖擊,導致成本上升和供應鏈中斷,美國五家工廠臨時裁員近1000人。
JEEP大切諾基
歐洲市場方面,出貨量減少4.7萬輛,同比下滑8%。其中三分之二源于A級、B級車型換代導致的生產空窗期,三分之一因輕型商用車需求下降。不過,新推出的雪鐵龍C3 Aircross、歐寶Frontera等車型拉動歐盟30國市占率回升至17.3%,較2024年四季度增長1.9個百分點。
其他市場方面,南美市場憑借巴西、阿根廷的行業復蘇,出貨量同比增長19%,推動“第三引擎”市場(中東非洲、亞太)整體增長4%。但中東非洲地區受阿爾及利亞、埃及等國進口限制影響,出貨量下降15%。
標致3008
盡管Stellantis計劃2025年推出18款純電車型,但其電動化進度明顯落后于大眾、豐田等競爭對手。例如,Jeep首款純電SUV Wagoneer S一季度僅售出2595輛,遠低于特斯拉Model Y等競品。同時,北美市場燃油車庫存周轉天數高達70-80天,拖累資金效率。
JEEP Wagoneer S
資本市場方面,2024年集團凈利潤同比暴跌70%,加之2025年一季度現金流緊張,投資者信心受挫。東風集團持股比例降至1.58%,而控股零跑汽車21.26%的舉措被視為加碼中國市場的嘗試。
Stellantis的業績下滑折射出傳統車企在電動化轉型期的普遍困境。盡管其計劃通過新車型投放(如菲亞特Grande Panda、Ram重型皮卡)和南美市場擴張尋求突破,但歐盟“歐7”排放標準實施在即,30億歐元潛在碳排放罰款風險仍懸而未決。Stellantis集團預計,業績實質性改善需待2025年下半年,并計劃在4月30日公布一季度財報時披露更多戰略細節。(文:太平洋汽車 彭浚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