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車壇大事件 三菱中國的重頭再來
【太平洋汽車網 行業頻道】11月,在這樣一個你媽喊你回家穿秋褲的日子里,我們歡快地剁完手,迎來又送走了廣州車展,接下來就要著手搶春運火車票了,年末的緊迫感悄然而至。
行業的緊迫感同樣明顯。市場低迷,哈弗H8沒能硬氣地把持住價格;資本寒冬,汽車后市場多家O2O公司倒閉;大廈將傾,大眾中國正式公開道歉……在現實面前,凡事都會變化。學習蹲下去跳得更遠,學習勒緊褲帶挨過寒冬,學習銘記初心……變化,不總是壞事。
我們第一頁要聊的話題是三菱汽車。從1996年與長豐合作整車算起,三菱汽車在中國已經走過了19年,一路坎坷,幾近邊緣。
新的消息來自廣州車展。11月20日,廣汽三菱宣布收購三菱汽車中國100%股權。廣汽三菱將擁有進口三菱的獨家代理權,并且合資公司廣汽三菱將成為三菱汽車在中國的重心。
● 三菱坎坷合資史
掀開一輛自主車的引擎蓋,下面很有可能躺著一臺三菱發動機。上世紀90年代末,三菱汽車通過汽車零部件合資的方式進入中國,隨后撐起自主引擎一片天。
與零部件國產幾乎同時的還有整車合作,1996年,三菱以技術轉讓的方式入股長豐汽車,但股比不足20%一直沒能提高,三菱與長豐的合作沒能深入。(后來到了2009年,廣汽10億收購長豐汽車,為廣汽三菱合作埋下了伏筆)
在2004年丑聞再次爆發被當時的戴克集團拋棄后,差點破產的三菱在華尋求新的機遇。
2006年,它找到了頗有淵源的東南汽車(東南汽車是臺灣中華汽車與福汽集團的合資公司,而中華汽車本身又是臺灣裕隆與三菱的合資公司,股權結構復雜可見一斑),三菱25%的股權依然沒有足夠話語權和前進動力。“機智”的東南汽車也并沒有完全倚重三菱,隨后打算投靠東風。
● 廣汽三菱的救贖
2012年,三菱汽車渴求的50:50股比合資終于在廣汽三菱身上實現了。這一次,背景是三菱在歐美的失意和對亞洲市場的重視。
廣汽三菱帶來的國產勁炫和帕杰羅勁暢一時間內提振了三菱汽車在華的銷量,但新品跟進慢,日久見疲軟。今年前10月,廣汽三菱累計銷量4.88萬輛,同比下跌12.6%,這樣的成績,在乘用車合資公司里,僅強于東風英菲尼迪、觀致以及長安標致雪鐵龍。
上周廣汽三菱宣布承包三菱中國進口車業務,翻譯一下其實就是八個字:國產提速、并網整合。國產方面,廣汽三菱已經放話,未來5將導入10款新車,以SUV和新能源為方向。新能源方面,三菱電動車研發較早,三菱i-MiEV是世界上第一款可滿足現代高速工況的量產純電動車,插電歐藍德也在全球熱賣。
● 三菱中國重頭再來
實際上,三菱汽車因為曾被戴姆勒克萊斯勒集團控股,還與北汽有過交集,這一路合資下來,真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多年裹足不前,錯失中國車市黃金十年,還好終于遇到了廣汽。廣汽合資對象多為日系,文化融合程度利于合作,此外廣汽提升銷量、追趕前5大汽車集團目標心切,擁抱三菱態度積極,三菱汽車這回真是抱對大腿了。
神車EVO曾經存在,但已不再,而三菱汽車中國,依然有機會重頭再來。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