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市發燒,這誰都知道
從去年末開始,車市就出現了一股"怪"現象--發燒。這股發燒不是因為熱,而是因為冷。這從"西伯利亞"來的冷風席卷了整個車市。走量很好的轎車突然一天不見怎么動了,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發了燒得中國車市,由于越來越多懷揣資金、卻不知道汽車行業這湯混水有多深、要求技術含量有多高的
廠商紛紛進駐,搞得行業內烏煙瘴氣,而另一邊,消費者被混亂的局面搞得找不到北。因為中國歷來有實例證明,如果連看車的大媽都去買股票、說自己有內部消息的話,就離證券市場整頓不遠了。因此,內熱外冷的癥狀自然表明車市在發燒,而且燒得不輕。
三大廠家齊開藥方 為車市退燒 這種狀況一直維持到今年6月,從
上海通用的率先開方,隨后南北
大眾與
東風雪鐵龍幾乎同時開出價格藥方,全部瞄準一個目標--降價。這輪不約而同的降價行動使整個市場的立刻安靜了下來,其對市場的整頓作用無庸置疑。為什么?就憑這四大家的影響力和60%以上的市場份額。為什么安靜了,照理說,挑起價格爭端的多屬于跟隨型的企業、即造成"發燒"的不穩定因素,為了自我生存或發展而采取價格策略。但如今這四大家卻自己開起了價格藥方,難怪市場里面安靜了,說白了就是跟隨者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藥方不同, 藥用不同 其實細說起退燒,這四大家也各有不同。如果說上海
通用使用得可謂是阿斯匹林的西藥,達到快速退燒的作用,南北
大眾使用的就是大黃、穿心蓮和決明子等配合的超強力下火藥,治標兼治本,東風
雪鐵龍使用的則是配合以西洋參、山楂的標本兼治、兼養身的方子。憑什么這么說呢?
上海通用、南北大眾的降價使市場內熱緩解了,但是外冷的問題沒有根本解決。消費者要什么?想什么?這是廠家摸不透的話題。在產品外表趨于同質化的轎車市場,產品內在因素和服務就成為消費者心病。心病還需心藥醫。今年中國的轎車大鄂,就屬
東風雪鐵龍踩對了點。在產品降價的同時,開展了一個針對新老用戶的大主題活動,可謂是開對了治標治本兼養身的方子。這叫中西醫結合療效好。此療效的作用:內在的熱度緩解了,外在的冷度解決了。
不過這話又說回來了,如果不是四大集團聯合發威,再好的方子也白搭。經過這次主力開方,可以看出的是中國轎車市場一片搏殺中,行業優勢資源有趨勢向幾位大鱷手中靠攏,規范市場的責任感與使命感使有出牌權的幾個大鱷級企業終于下決心醫治中國轎車市場這個"病人"了。說白了,這是市場經濟的必經之路,如今的市場是一個沒有太多懸疑、重新筑底穩定時間段,而消費者左等右盼的就是這個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