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歐洲和首席汽車集團(PAG)
2004年福特歐洲和首席汽車集團全年稅前總虧損額為6.26億美元, 2003年虧損額為9.36億美元。2004年全年總收入為542億美元,2003年全年總收入為470億美元,相比較收入額提高73億美元。第四季度,福特歐洲和首席汽車集團全年稅前總虧損額為3.24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稅前收入降低了1.76億美元。第四季度福特歐洲和首席汽車集團全年稅前總收入額為15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148億美元相比有所增長。
福特亞太及非洲/馬自達
2004年福特亞太及非洲/馬自達全年稅前利潤為1.63億美元,而去年為4,600萬美元。增長的1.17億美元主要是福特對馬自達和相關項目投資帶來了較高的利潤。
亞太及非洲地區: 2004年亞太及非洲地區全年稅前利潤為4,500萬美元。這與去年稅前虧損2,300萬美元相比提高了6,800萬美元。收入的提高主要歸于在澳大利亞、南非、臺灣等地銷售量的提高。全年總收入為70億美元,與2003年58億美元的收入相比有所提高。
第四季度亞太及非洲地區稅前利潤虧損為1,300萬美元,與去年同期稅前利潤2,600萬美元相比有所降低。主要原因為工程成本的提高及不利的匯率,部分被銷量和產品組合提升以及有利的凈定價抵減。第四季度收入為16億美元,而2003年為15億美元。
馬自達: 2004年全年福特汽車公司在馬自達和相關項目的稅前利潤份額為1.18億美元,同去年的6,900萬美元相比有所提高。
2004年第四季度,福特汽車公司在馬自達和相關業務中的稅前利潤虧損為900萬美元,比去年的2,200萬美元的虧損額相比有所改善。第四季度虧損主要是因為福特汽車公司持有的馬自達可兌換債券價格降低。
福特金融服務業務
在福特汽車信貸公司與赫茲公司豐厚利潤的推動下,福特金融服務業務剔除特殊項目全年稅前利潤達到創紀錄的50億美元,比2003年增加17億美元。剔除特殊項目,第四季度金融服務業務的稅前利潤為10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44億美元。
2004年第四季度福特信貸凈收入為5.43億美元,較上年同期4.7億美元增加7,300萬美元。第四季度福特信貸稅前利潤為8.59億美元,2003年為7.94億美元。利潤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減少了賒賬損失。
赫茲公司: 2004年赫茲公司全年稅前利潤為4.93億美元,較去年增加2.65億美元。改進主要反映了汽車與設備租賃業務量增加、車隊利用率提高以及二手車和設備銷售利潤的提高。
赫茲報告第四季度稅前利潤1.07億美元,較2003年同期增加0.63億美元。
展望
“盡管全球汽車市場的形勢日趨艱難,但我們在加強基礎建設方面仍然不斷取得進展,”福特汽車公司執行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唐•萊克萊爾(Don Leclair)說道。“我們對我們的新產品日益得到認可和金融服務業務獲得創紀錄的利潤感到滿意。”
福特汽車公司是全球領先的汽車制造商,總部設在密執安州迪爾伯恩市,制造與銷售業務遍及六大洲的200多個國家和地區,雇有員工327,000多人。公司的主要汽車品牌包括:阿斯頓馬丁(Aston Martin)、福特(Ford)、捷豹(Jaguar)、路虎(Land Rover)、林肯(Lincoln)、馬自達(Mazda)、水星(Mercury)和VOLVO。與公司汽車業務相關的服務包括福特信貸公司和赫茲公司。
***
福特汽車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汽車企業之一。它的汽車品牌有福特(Ford)、林肯(Lincoln)、水星(Mercury)、阿斯頓•馬丁(Aston Martin)、捷豹(Jaguar)、馬自達(Mazda)、Volvo和路虎(Land Rover)。此外,還開展了汽車信貸(Ford Credit)和汽車租賃(Hertz)等業務。福特汽車公司的制造和裝配業務遍及30多個國家,產品行銷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福特汽車在中國的歷史可追溯到1913年,當時第一批T型車銷售到中國。
目前,福特汽車還擁有江鈴汽車(股份)有限公司30%的股份,并于1997年底推出了Transit全順商用汽車。2001年4月25日,福特汽車公司和長安汽車集團成立了長安福特汽車有限公司,雙方各擁有50%的股份,專業生產滿足中國消費者需求的轎車。目前已成功推出福特嘉年華和蒙迪歐兩款轎車。2004年10月, 自美國原裝進口的福特SUV家族的杰出代表--新福特翼虎登陸中國。
華潤現代5.21相約有禮兩小時廠家直銷
參與品牌:現代
微信/瀏覽器掃描二維碼用手機報名更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