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04年的中國商用車市場,可謂風起云涌,群雄競相逐鹿中原。04年中國車市最引人注目的不是某款新車的上市,而是接踵而至的降價狂潮:從1月份的上海通用宣布降價以來,南北大眾聞風而動,江鈴、慶鈴、福田等爭相降價,一時間,中國車市,狼煙四起,彌漫著濃濃的火藥味。
雖然降價給企業帶來了更多用戶的“青睞”,但卻不能解決目前中國汽車市場存在的一些實質性的問題。近年來,中國汽車市場同全球汽車市場一樣,面臨著汽車保有量增加所帶來的能源、環保、交通緊張等一系列社會經濟矛盾激化的挑戰。而公路運輸亦處于不利地位,導致載貨車和客車的市場需求受到抑制。
今年5月《新道路交通安全法》出臺后,啟動了全國范圍內的公路車輛“超載超限”治理“攻堅戰”;同時,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影響,固定資產投資建設、物流運輸等行業的增長放緩,社會貨運能力過剩。這些都嚴重制約了載貨車市場的銷售。客運市場方面,由于4月20日《民航國內航空運輸價格改革方案》的實施,允許航空運價降幅到45%;火車提速及設施改善,也擠壓客運市場。而公路運輸由于以往實施“貸款修路,收費還貸”政策,營運成本較高,從而抑制了載貨車和客車的市場需求。
效率才是公路運輸的關鍵卡車的經濟性在每天運行200-300公里時對運營公司來說是生命的主線,所使用的卡車能保證長時間的高速運載及其高的完好率至關重要,卡車在不超載情況下的載重能力是市場環境變化后卡車正常運營的盈利保證。
放眼望去,在林林種種的卡車企業中,真正能做到高效率、高完好率、低油耗、低污染的,實在是微乎其微。大多數國產卡車都存在著價格便宜,但質量不過硬的情況,使用戶經常陷入買10臺,跑5臺,修5臺的尷尬境地。據統計,98年至03年,公路貨運量由98億噸增至116億噸,增長18%,但商用車保有量由600萬臺增至850萬臺,增長42%,也就是說,1臺商用車完成的貨運量從98年1633噸/年下降到03年1365噸/年,降幅20%,由此可見車輛營運效率下降是造成的保有量增加的重要原因,已經使能源、環保和交通緊張等矛盾凸現,也勢必影響到商用車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作為日本五十鈴的合作伙伴之一的慶鈴汽車,似乎深得五十鈴真傳,能夠有效地避免上述情況。以一家覆蓋全省承擔報刊發行的物流公司為例,該公司擁有低售價的輕卡10臺,擁有售價10萬元左右的慶鈴輕卡10臺,由于低價輕卡故障多,維修頻繁,不能正常出勤,10臺車僅承擔了10%的運輸,而100P能長時間連續作業,換人不換車運行,竟承擔了90%的運輸,1年產生的維護費用還不到低價輕卡1個月的維護、修理費用。
可見,質量才是硬道理!在能源、環保、交通問題日益凸現的今天,中國的載貨車生產企業不應為銷售臺數大幅增加所帶來的業績而沾沾自喜,不能用粗放的“數量”增加來掩蓋“質量”的問題,應該從中國經濟及汽車產業本身可持續發展出發,從中國的物流用戶利益出發,努力的提高商用車的品質及營運效率。只有采用高效率、高完好率、低油耗、低污染的卡車,才能真正的解決這一系列問題。
華潤現代5.21相約有禮兩小時廠家直銷
參與品牌:現代
微信/瀏覽器掃描二維碼用手機報名更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