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關和其它城樓的另一個不同,在于別的城樓把護城河修建在外阻擋敵人,而嘉峪關則是把護城河修建在內,其目的在于,即使關卡被完全攻破,將士們還能借助護城河拖延敵人進攻時間,從而掩護內城百姓安全撤離。
嘉峪關的城墻雖然是黃土結構,實際用了多種手段進行加固,墻坯用芨芨草、黃土等材料制作,地基夯入地下五米,墻面用其它織物材料覆蓋,用糯米漿灌澆,這種辦法看似簡單,完工后的堅韌性和牢固程度卻出人意料,測試城墻是否合格也很簡單,十步開外滿弓拉箭直射墻面,箭頭觸墻而咣然墜地則為合格!
據說,嘉峪關的城樓不是從下往上建,而是從上往下建的。由于城樓建立在陡坡之上,搭建城樓及城殿時死傷無數,工程難以繼續。一名工匠后來想出一個辦法,先夯出與城樓最高處齊平的土基,然后在上面搭建樓殿的殿頂,然后掏去下面的土基,再蓋最頂層的結構。就這樣,建一點,掏一點,由殿頂至殿基,利用土基的平穩和可調性支撐技術,才建成了現在雄偉的城樓。
就是這樣一座嘉峪關,鎮守著當時朝廷的西大門,憑借先進的自防御體系成功捍衛了邊疆的安寧。城池完全建成前,嘉峪關出現過三次攻陷危機,而當城池建成后,數百年的時間里嘉峪關一次也沒有被攻破過!要知道嘉峪關的常規駐守軍隊不超過1500人!
可以說嘉峪關是當之無愧的軍事建筑奇跡,為當時西部邊疆的安寧帶來了保障。然而也因為這種保障,使得清政府有條件實施了"閉關鎖國"的政策,統制政策的失誤,使當時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受到了很大限制。
數百年歲月飛逝,雄關的軍事作用隨著歷史風云已經漸漸消逝,但其旅游等新的使命正在卓然彰顯。我在城墻下久久逡巡,想象著當年
雪鐵龍"東方之旅"車隊挾
現代工業文明的夢想出現這里,那應該是遠古文明與
現代工業文明在這里的首次交織。今天,我們隨"夢想之旅"車隊遠征來此,感慨的不僅僅是歲月的力量,更感慨的是夢想的力量。當今中國飛速發展,私家車的蓬勃發展可窺一斑,我堅信:
東風雪鐵龍打造"中國家轎第一品牌"的夢想,必將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