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夢嘉峪關
8月26日 晴
嘉峪關--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西端險要關隘,也是長城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座雄關,重建于明洪武5年(公元1372年),至今已有620多年的歷史了。正是由于嘉峪關的重要地位和歷史意義,"龍騰天下--東風雪鐵龍夢想之旅"車隊特地在緊張的行程中安排了一天的時間,使大家能詳盡地了解這座天下雄關。
上午九點,車隊從酒泉出發,約20分鐘后到達嘉峪關。和前段路程中所見的西部城市不同,嘉峪關的大氣污染比較嚴重,走進城區就能明顯感覺到空氣中有些異樣的氣味。遠望城市的另一端,和北京的大氣狀況十分類似:模糊不清的遠山,城市上空被一團灰黃色的煙塵籠罩。據說這和地處嘉峪關的酒泉鋼鐵公司有很大關系。但也就是因為這家酒鋼,使嘉峪關的人均收入和消費水平相對酒泉等地明顯提高。以出租行業為例,酒泉的出租車多為松花江小面,在嘉峪關則是夏利、吉利等居多,車價也上漲了一倍。昨晚在酒泉,張建軍打車出門,先問司機價格,車上有計價器,司機也很爽快:"三塊錢,城里你想去哪兒就拉到哪兒"。老張一聽就呆了,下巴半天沒合上。嘉峪關的就不同,起步價六塊,按公里數增加。這里的人均收入在1500左右,可以說,酒鋼的存在確實給了嘉峪關的經濟很大的影響。
到嘉峪關了,和居庸關、劍門關等以險要地勢作為鎮守優勢的關口不同,嘉峪關其實是建立在一片相對廣闊的平原之上,外關墻也是黃土結構,看上去并不如長城上其他關卡來得結實,使得大家很難將眼前這個建立在小丘陵上的黃土關口和"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磅礴氣勢聯系起來。只有當我們走進城樓,對嘉峪關漸漸了解之后,才揭開這一疑惑。
嘉峪關所在的位置看似平常,其實不是,它南望祁連山,雪峰如玉,綿延千里;北有黑山,石壁嶙峋,如鑄銅色。兩山相峙,關距其間,形勢險要,一道高約8米多的城墻連接南北,使習慣馬背作戰的敵人登墻而入的可能性幾乎為零。素有"河西第一隘口"和"邊陲鎖鑰"之稱。在高墻阻隔的情況下,要想攻入關內唯一的可能就是從關口進入了。
而嘉峪關的城樓更是易守難攻,由內城、外城、甕城、羅城、城壕組成的三重城郭,多道防線,形成重城并守之勢,構成了一個壁壘森嚴的軍事防御工程。比如城墻下的通道,看似一條通向關內的寬闊捷徑,其實是一個跑死也跑不出去的環型路線,敵人進入之后,只能沿著高高的城墻一圈圈的跑,根本沒有進攻的時機,反倒成了移動的活靶子。守城的衛士們,可以居高臨下,以一擋百,從容不迫的用弓箭、落石等武器剿滅敵人。假如城樓被逐一攻破,將士們還有機會將甕城關口上重重的鐵閘放下,將敵人困在甕城之中,然后同樣以地勢優勢從甕城城墻上消滅敵人。
華潤現代5.21相約有禮兩小時廠家直銷
參與品牌:現代
微信/瀏覽器掃描二維碼用手機報名更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