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克凱越傾情的目標消費者,是這個社會中務實進取、事業和生活穩步提升的中青年人群,他們經過多年奮斗,在物質條件和心理準備上已成為中級車消費主體,也是中國經濟的支柱力量。劇中的男主人公就是一個典型形象。他10年前大專畢業,從業務員干起,一步步升為客戶主任、部門經理。家有愛妻,買了新房,而擁有一輛屬于自己的車是他多年以來的夢想與追求。應該說,現實生活中這類踏實上進、熱愛家庭的人太多太多,他們平凡而值得信賴的樣子,就像鄰家大哥。
在這部故事性、親和性極強的舞臺劇中,觀眾看到隨著年代變化,男女主人公與車的關系也在發生變化。私家車剛剛出現時,他倆借輛126P結婚就能幸福得背過氣去,羨慕之余點燃購車夢想,決心努力奮斗開創美好明天。過了幾年,男主人公在學車大潮中成為“本本族”,事業上的發展也使他離買車還有一步之遙。當經濟型轎車大批涌現時,他卻暫且擱置購車計劃,原因是眼界的開闊,工作的升遷,也使他的消費觀更加理性。他沉穩期待著這樣一款中級車:時代感強,造型、技術是最新的,開上它既有助于自己的事業,又適合自己的身份,還能兼顧家庭用途。他相信在單純時尚型、運動型、商務型等中級車紛紛推向市場的今天,他心之所向的這款“代表最廣大我們”的中級轎車就要出世。
貫穿著這條人物主線,加上其他角色的表演,這出戲還更具內涵,讓人有思有感。比如,看到劇中“小猴子”(男主人公的朋友)當年開著輛二手“超微”就迷倒了歌舞團的女一號,不禁令人會心一笑;看到“老三樣”當家時期公車私車都靠它的情形,不難喚起許多人對往事的回憶;而看到申奧成功之夜千萬輛私家車擠滿大街的音畫再現,又有誰不由衷承認中國汽車的迅猛發展。還有幕間切換時歌舞隊演唱的不同年代歌曲,大屏幕上配合劇情播出的真實電視資料、家庭錄像等,這些內容和表現手段,越發使人們理解主人公的汽車情結和自我價值的實現,感受到10多年來中國汽車消費經過的幾個階段和社會的巨大變遷。
沿著“想車――學車——等車——買車”的劇情發展,在對主人公所憧憬的車型和其風格、功能、價位、服務等要素鋪陳后,在全劇的高潮處和觀眾的熱盼中,別克凱越由男主人公開上舞臺!那現代動感的造型,璀璨奪目的大燈,沉穩內斂的氣質,國際一流的水準,都在告訴人們,這就是上海通用汽車奉獻給其所敬佩的目標消費者的一款中級車,而全場熱烈的掌聲,是對這款車精準定位的認同,對廣大平凡、進取的社會主流人群的美好祝愿。
[上一頁] [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