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F2來打好基礎,用中級車F3來鞏固市場,用中高檔車F6來樹立品牌形象。“比亞迪在中短期內都會以燃油車為主,并且重點是開發較經濟的車,會將售價控制在15萬元以內。”王傳福曾這樣表示。
2005年1月25日,比亞迪汽車公司西安生產基地。放眼望去,偌大的基地空空蕩蕩,只有幾間新修的廠房和大片大片剛剛修整出來的空地,在寒冬的冷風中顯得有些清冷和蕭條。這個占地1500畝、計劃年產20萬輛的乘用車基地,目前只有1000多名員工。

“比亞迪新基地大批量投產的時候,計劃要達到20萬輛的生產規模,生產基地的員工規模可能從現在的1000人要增加到1萬人。”比亞迪第十一事業部(主管生產基地)的員工張文清這樣告訴記者。
而據了解,按照比亞迪的新產品上市計劃,從今年3月起,比亞迪的第一款新車F2將正式上市,在這之后的六七月份,F3、F6等新車將接踵而來,新車批量生產都將在西安進行。

西安生產基地整裝待命
比亞迪去年12月底剛剛投入使用的新生產基地,位于西安市高新區新型工業園區最西南處,距市區30公里,周圍荒蕪一片。
“比亞迪現在正處于一個比較關鍵的時期。”比亞迪第十一事業部的總經理劉振宇這樣對記者表示,“投產新車的風聲已經放出去了,比亞迪已經沒有什么秘密了。但是新車一直沒有上市,生產部門面臨著很大的壓力。”
自從去年6月北京車展上一鳴驚人展出新車之后,比亞迪大半年來似乎只是忙于在各地展出新車、發布各類消息,但是產品的商品化卻遲遲不見動靜。
這其中,傳出過去年年底上市新車的消息、也傳出過深圳工廠開工建設、生產基地即將南遷的消息。但目前這些消息都沒有得到證實。事實上,比亞迪已經確定將西安作為目前唯一的生產基地。20萬輛的生產規模里面,還包含了電動車項目。這個去年12月份剛剛投入使用的新基地建設能否盡快到位,是比亞迪順利實現批量生產的關鍵。
從生產基地的情況來看,一切都才剛剛露出雛形。
目前基地里有總裝、焊接、沖壓三大車間。總裝車間里預留了6條線的位置,現在只投入使用了兩條線,總裝線“流淌”著的還是顏色各異的福萊爾。焊接車間共有4條線位置,目前只裝備了1條線,并正在調試中。沖壓車間的設備剛剛到位,新車的模具還沒有裝配。3個車間都還看不到工人。此外,新廠區的涂裝車間將在一年之內建成,在這段時間內投產新車將和西安東郊的舊廠共用涂裝線。
張文清指著遠處的一片空地對記者說:“那里將蓋起比亞迪電動車、汽車電子設備、電動車電池的生產車間。”
放眼望去,整個廠區還有將近三分之二的面積是空的,這也意味著,比亞迪的新車夢想,目前能看到的還只是冰山一角。
整合收編已經完成 從2003年1月收購西安秦川汽車有限責任公司開始,
比亞迪就開始了一場整合收編,先后在
北京收購了北京吉馳汽車模具有限公司、在上海創建上海比亞迪工業園。“比亞迪汽車目前是四大部分,北京負責模具生產、上海進行技術研發、深圳負責銷售、西安負責生產。”張文清告訴記者。
收購秦川汽車公司之后,比亞迪將汽車產業分散融合到原有的十多個事業部中。例如汽車生產基地被整合為第十一事業部。北京、上海基地的汽車產業被分別整合到第十二、十三事業部。
目前,整個公司共有17個事業部,其中6到7個事業部涉足了汽車產業。
據了解,比亞迪內部的事業部實行總經理負責制,總經理向上直接面對
總裁,總裁對董事會負責。從公司組織結構圖上看,整個集團公司的管理結構只有三層。
管理的扁平化能夠帶來高效率,但是免不了附帶上王傳福強烈的個人色彩。據比亞迪內部該位不愿具名的員工反映,王傳福在公司內部是一個說一不二的人,公司內大小決定都由王一人說了算。“比亞迪新車遲遲不能批量上市,包括王總在內的高層都有壓力。”該人士表示,“但這和王總個人對汽車產業不甚了解也有關系,導致中途出現了一些波折。比如新車上市計劃的一變再變。”
F2充當新車上市先鋒 “新車F2已經下線,現正在上海作最后的檢測。預計三四月份在新基地投產。”比亞迪汽車銷售公司品牌部的杜國忠告訴記者。F2實際上是福萊爾的改進型,外形比福萊爾略大。配置、底盤、內飾作了很多改進。
據了解,原本定在2004年底上市的F6,之所以推遲上市,是考慮到中高檔車本身市場偏狹窄,加之考慮到
中華、
東方之子等自主品牌中高檔車2004年市場表現普遍頹勢,王傳福思之再三,為求穩妥起見,決定改用一款售價4萬至5萬元的經濟型小車F2來打頭陣。加之F2的投產,可以整合很多福萊爾的資源,難度不會很大。F2的投產,也可以為即將投產的F3批量生產作“熱身”。
據比亞迪一位大區經理透露,在F6之前,本來還有一款轎車決定首先投產,但最終被否決了。“想來想去,高層還是決定先生產一款大家比較熟悉的車,各方面磨合一下。”
“今年六七月份,F3將上市,這是一款
B級車,外觀與
花冠十分神似,
排量在1.6L,價位在8萬至10萬元之間。”杜國忠告訴記者,“這是第一款真正意義上比亞迪自行研發的新車。”其后還將推出1.8L和2.0L兩種排量的運動型轎車。緊隨其后,F6就將投入批量生產,售價在11萬到15萬元之間。
用F2來打好基礎,用
中級車F3來鞏固市場,用中高檔車F6來樹立品牌形象。“比亞迪在中短期內都會以燃油車為主,并且重點是開發較經濟的車,會將售價控制在15萬元以內。”王傳福曾這樣表示。這可以看作是比亞迪在2005年里的新產品攻略。
在銷售網絡上,比亞迪將會在現有
經銷商中挑選部分規模、實力較強的經銷商,進行授權銷售。“銷售網絡的縮減規模可能會達到一半。”這位大區經理對記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