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江淮、福田等幾家輕卡廠商處獲悉,國內七家主流商用車企業從4月1日起正式集體調高輕卡產品的售價,漲幅在2%-5%之間,約1000元—4000元之間。
一位輕卡廠家的營銷負責人告訴記者,原材料的漲價將意味著汽車企業的制造成本的增加,而能源的漲價也意味著消費者的使用成本增加,這兩個方面都對汽車企業帶來了無形的經營壓力。
整車價格上漲幅度在2%-5%
自2004年下半年至今,我國煤炭能源以及鐵礦石等原材料的價格持續上揚,煤炭相比2004年9月上漲8個百分點,鋼材雖然目前還沒有價格調整,但是鐵礦石在2005年春上漲幅度卻高達70%,有專家稱今年鋼材的漲幅最高可達50%。為應對原材料價格的上漲,江淮、福田、東風、躍進、一汽哈輕、一汽紅塔、金杯七家商用車企業不謀而合地從4月1日開始集體上調輕卡產品銷售價格,其上調幅度在2%-5%之間。但由于每個廠家的情況都有不同,所以價格上調的幅度也會有所不同。
原來價格在5萬-7萬元的福田奧鈴、6萬-8萬元的江淮帥鈴、8萬元上下的東風之星等品牌的價格上漲的幅度將可能達到1000元― 4000元不等。
據江淮集團總經理助理佘才榮介紹,2004年輕卡行業的單車生產成本比2003年增長了近1000元,而2005年生產成本仍將繼續上漲,對于本來利潤就低的輕卡行業造成巨大的影響。
而另一方面,目前整個輕卡行業有40余家廠商在競爭,受價格營銷策略的影響,價格大戰的上演無疑也在擾亂輕卡市場。
行業聯盟成立以抑制價格戰
記者從一家輕卡生產商處獲悉,3月底,國內七家主流商用車企業聯合召開了“2005年輕卡高峰論壇”,共同參與建立了輕卡行業聯盟,在法律法規的框架內規范競爭,以共同抵御市場風險。抑制惡性競爭是該聯盟成立的主要意圖。江淮汽車的相關人士認為,國內輕卡企業應該避免形成產品低價低質的惡性競爭,并且需要提高國內輕型載貨車的綜合競爭力,從根本上提升產品的品質,達到與國際接軌。
而據一位廠家人士的介紹,從長遠來看,該聯盟的成立是為了輕卡產品更好地走出國門。國產輕卡的性價比優勢目前已經初步顯現,而據預計,未來幾年,國內商用車的高性價比優勢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將日益凸現,走出國門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是共同的任務,為此要建立聯盟,共同尋求國內輕卡行業的國際化發展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