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正是一汽經濟型轎車自主研發基地———天津一汽產品開發中心。19年來,首次面對媒體開放。
院子的中心,靠近中心主樓的地方,擺放著五六輛用銀灰色布罩罩起來的車子,這些都是已經基本成型即將推向市場的新車型。“我們的確已經做了很多工作。”產品開發中心副主任張中杰說。
天津一汽產品開發中心最初建立于1978年5月。在這個產品開發中心里,天津一汽自主研發出了多款改進版夏利,以及在上海車展上引人注意的C1和D1。
與一開始就處于媒體關注中心的其他汽車研究中心如奇瑞汽車工程研究院不同,天津一汽產品開發中心從一開始就選擇了沉默。
“這是我們的風格。我們只愿意做,不愿意說。”天津一汽銷售公司副總經理蘇連元表示,“早在2001年,我們就被審定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
一個市場到研發的循環
“我們在新車型開發之前,先進行多輪、大規模的市場調研,最后根據匯總后的調研,進行新車型的產品策劃(包括產品定位、賣點設計等),然后再造型設計、整車匹配、樣車試制和樣車檢驗。”張中杰告訴記者,市場是產品開發的出發點和回歸點,天津一汽一直都堅信這個原則。
在產品和研發上,天津一汽以市場為基點,遵循從市場到開發的循環原則。每一款新車上市,都要經過從市場中來,再回到市場中去的過程。
由于技術在國內領先,產品開發中心也會在國內同時承攬一些試驗業務,其中包括國家碰撞試驗中心的部分試驗。
在參觀過程中,記者看到,近80%的儀器和老化試驗、磨損試驗相關。為什么如此重視磨損和老化試驗?
“這和今后夏利轎車的走勢息息相關。”蘇連元對記者表示,“今后,夏利的主攻方向是二級市場、三級市場直至農村市場。”
圖為天津一汽D1轎車資料圖片
“在夏利80萬輛的社會保有量上,很容易看出市場倒推法與流程管理的成效。”張群說,C1和D1的開發也是如此進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