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一:宏觀政策支持自主創新
日前,溫家寶總理在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中國在從今年開始的“十一五”規劃期間年均經濟增長率預期值為7.5%。這意味著中國原來提出的到2010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標有望提前實現。另外,自主創新寫進了“十一五”計劃,政府加大了扶持自主品牌的力度。可以肯定,2006自主品牌的發展空間必將進一步擴大。因此,從大的政策環境來看,經濟持續增長,政府對自主創新的高度重視,今年肯定是自主品牌汽車跨越式發展的一年。
原因二:經濟型車無“利”可圖
綜觀國內車市,自主品牌轎車占據的主要是10萬元以下的經濟型車市場。2005年統計表明,自主品牌經濟型轎車在國內經濟型轎車市場的占有率,由去年同期的45%提升到目前的55%。汽車界資深人士預計,2006年自主品牌經濟型轎車將占到國內汽車銷售市場的60%左右的份額。
經濟型轎車在國內市場一直是一枝獨秀,始終保持霸主地位。但是隨著汽車市場競爭的加劇,其低價的優勢也正在被逐步淡化。因此,從去年開始,無論是出于提升品牌形象的需要,還是追逐利潤的訴求,都使國內的自主品牌不約而同地將發展的目光瞄向了中高檔車。
原因三:關稅下調成就市場機遇
2006年汽車進口關稅將再降2%,關稅降低將對汽車市場帶來不小的沖擊,同時也有很多發展的機會。在高檔轎車市場,主要是洋品牌之間的競爭,國際汽車集團通過汽車貿易與在華的合資企業展開競爭,但由于市場份額不大,競爭不會太激烈。這個時候,中高市場增長最快,競爭也將最激烈。中國自主品牌離豪華車還有一段路需要走,這個時候選擇進入中高市場,與來自韓國、日本的進口汽車,以及一些正在出現的轎車企業之間展開競爭,也是切合實際的,也是抓住了市場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