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用十一個月時間,就完成了十二萬輛擴能改造,東風本田執行副總經理劉裕和與他的團隊,正朝著全年銷售九萬輛的目標邁進——
3萬輛、5萬輛、12萬輛、24萬輛、36萬輛……1998年在原廣州標致工廠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廣州本田,曾以業界矚目的“廣州本田速度”樹立了中國轎車合資企業滾動發展的標桿。如今,同樣是在原武漢萬通工廠基礎上滾動發展的東風本田,正準備全面超越“老大哥”,打造嶄新的“東風本田速度”。
2月26日,東風本田產能12萬輛,包含沖壓、焊裝、涂裝、總裝四大工藝以及大型注塑件車間在內的嶄新的現代化工廠,在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式投產。東風本田執行副總經理劉裕和告訴記者,作為一家整合既有資源成立的整車企業,東風本田3萬輛產能改造用了不到7個月,實施從3萬輛到12萬輛擴能改造不到3年,完成12萬輛擴能改造僅用了11個月,東風本田在上述3個關鍵階段所用的時間都是廣州本田的一半。
更值得一提的是,包括一座即將在年底投產的發動機工廠,東風本田成為全價值鏈轎車企業所用的投資只有不到28億元,創造了已建轎車合資項目節省投資的新紀錄。劉裕和介紹說,在擴能改造中,東風本田堅持能在國內采購的部分全部進行國內采購,對國內達不到質量要求的,采用招投標的形式貨比三家。他舉例說,在大型注塑件的設備采購中,日本東芝公司的報價很高,東風本田就選擇了同是日本公司、報價卻便宜很多的三菱;在涂裝線的招標中,由于引進了競爭對手,一直為本田配套的日本大漆社,不僅報出了在中國的最低價,而且還創造了施工的最短時間。
伴隨著12萬輛新工廠的建成,東風本田中級轎車CIVIC也將在3月正式發布。作為本田系列車型中全球銷量最高的戰略車型,CIVIC不僅外形時尚亮麗,還將采用本田最先進的發動機,1.8升的排量在達到2.0升發動機動力的同時,僅相當于1.5升的油耗。與此同時,CIVIC的初始國產化率將達到75%,這無疑會極大地提升新車型的市場競爭能力。
“我們今年的銷售目標是9萬輛,這意味著今年東風本田的增長將超過300%”。對于CIVIC的市場前景,劉裕和很有信心。不過,在即將啟動的消費稅改革中,SUV從原來單列的越野車類別統一劃入乘用車大類,相同排量車型的稅率也將在原有基礎上有2%到3%不等的上升,以年產4萬輛計算,這將給東風本田帶來約1.6億元的額外成本。劉裕和說,“消費稅的調整有可能會對去年國內中高檔SUV銷量第一的CR—V銷售帶來一些影響。我們正在研究如何最大限度地減少消費者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