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0月27日)上午,增城新塘鎮內的廣州東部(增城)產業基地彩旗飄飄,鑼鼓齊鳴,包括汽車零部件、機械裝備制造業等在內的20個項目同時落戶增城。據介紹,這些項目投產后,預計每年可為增城增加90多億元工業產值。
我們了解到,增城還將以廣州東部(增城)汽車產業基地為核心,整合增城南部600多平方公里工業集聚區,創建國家級創新產業園。廣州市副市長甘新出席了落戶儀式。
增城的污染不會加重
據介紹,增城新塘鎮內的廣州東部(增城)產業基地的20個項目總投資超過43億元,如此多科技含量高的項目大規模集中落戶增城,有史以來還是第一次。
這20個項目基本上是國內獨資企業,除了廣州金海岸城市廣場和廣州奧晨——留學人員家園是第三產業外,其他18個項目都是以汽車制造為主,科技含量較高,其中江河幕墻為國內頂級的高端玻璃幕墻設計、生產、安裝商,廣州捷厲貿易有限公司涉及汽車特種車項目,海勒德世、新程、靖華、三泰、眾富、亨威、駿業、特耐等8個項目是汽車一級和二級配套項目,總投資超過43億元,用地總規模1630畝,大部分項目在2008年下半年建成投產,屆時可為增城市增加90多億元的工業產值。
我們了解到,這也是有史以來同時落戶增城工業項目最多的一次。有人問,“如此多的汽車產業項目落戶增城,會不會帶來比較嚴重的環境污染?”增城市委書記朱澤君表示,增城在產業布局上,將分成南、中、北三大經濟圈。南部以新塘為龍頭、以石灘、中新為重點,形成制造業產業圈;中部以增城市區為重點,營造都市生活圈;北部以白水寨為龍頭整合派潭、小樓、正果三鎮800平方公里資源,堅決不搞工業,形成都市農業與生態旅游圈,污染比較少。
增城市市長葉牛平也認為,增城發展布局明確,不同圈之間功能區分清楚,即使在工業圈內,也把原有的荔枝林保護起來,成為工業區之間天然的生態隔離帶,在項目篩選上,一些污染少、科技含量高、環保配套措施完善的項目才能夠落戶,目前一些已經落戶投產的企業甚至達到了污水零排放。
力爭5年產值達1000億
據介紹,近幾年來,增城市按照廣州市“東進”戰略,以園區為載體,大力發展汽車、摩托車及其零部件產業等先進制造業,與黃埔、廣州開發區形成了三點一線的廣州東部汽車產業帶,已經成為廣州市三大汽車產業板塊之一。廣州東部(增城)汽車產業基地規劃控制面積22平方公里,預計總投資50億元,目前正在開發建設首期6平方公里,以打造廣州東部汽車產業高新化、集群化、規;l展的核心區域為目標,以廣本增城工廠為龍頭,以汽車、摩托車及其零部件產業集群發展為主導,大力發展高質量經濟。到9月底,廣州東部(增城)汽車產業基地開發建設累計投資約6億元,力爭5年內工業產值達到1000億元以上。
朱澤君還表示,增城還將以廣州東部(增城)汽車產業基地為核心,整合增城南部600多平方公里工業集聚區,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效益好、污染少的骨干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