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2008年我國汽車行業將重在提質
1月28日,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局副局長朱宏任在國家發改委召開的2007年全年經濟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08年汽車企業應不斷提高增長質量,加快結構調整的步伐。朱宏任認為,2008年中國汽車產量超過千萬輛、轎車產量超過500萬輛應不成問題。
從目前看,汽車工業的發展在數量上不是突出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要把發展重點集中在提高整個汽車行業的質量上。
朱宏任在介紹2007年工交經濟運行情況及特點時提到,2007年工業增長的協調性有所提高,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6.8%,其中汽車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36.9%,增速明顯快于上年;國內市場成品油供應基本穩定,四季度以來部分地區出現了成品油特別是柴油供應緊張的情況,經過各方面努力,供應緊張狀況明顯緩解;國家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業過快增長政策效果逐步顯現,粗鋼、水泥、電石、鐵合金等產品產量增幅有不同程度的回落,煤炭、有色、建材、汽車等行業資源整合力度加大,產業集中度繼續提高;通過加大技術進步和自主創新,工業企業技術裝備水平加快提升,工業產品結構、出口結構有所優化,機械行業出口大幅增長,汽車、工程機械等技術含量高的產品出口增幅均在50%以上。
朱宏任認為,2007年是我國汽車行業運行比較好的一年,中國汽車行業繼續前幾年的平穩較快發展態勢,保持了較快增長。根據國家統計局對規模以上企業的統計,去年全國汽車產量達到904萬輛,增加了22.9%;其中轎車生產495萬輛,增加了25%。
朱宏任分析,之所以認為去年汽車行業景氣程度高,具體表現在一批自主品牌的汽車已經在逐步成長壯大,而且產量較快增加,出口也在較快增長。但從總體來看,中國汽車行業仍然存在布局比較分散,一些技術水平和國際上先進汽車生產制造企業相比有較大的差距,單個汽車廠的規模與之相比也有一定差距。
對于2008年工業經濟運行形勢與主要問題,朱宏任表示由于工業增長持續偏快,節能減排形勢仍然嚴峻;同時,受國內需求旺盛和國際市場能源、原材料價格大幅上升等因素影響,流通環節的生產資料價格漲勢明顯加快,隨著改革的深入和節能減排工作的推進,資源、環境成本和土地、勞動力價格也將隨之上升,企業生產經營的外部環境不容樂觀。
對此,朱宏任表示,2008年發改委將積極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堅決把遏制高耗能、高排放和產能過剩、行業過快增長作為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的突破口。加強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完善落后產能退出的配套措施。加強行業準入管理,對已經出臺準入條件的行業實行公告管理。引導企業加強管理,積極推進節能減排技術的開發與推廣。繼續鼓勵優勢企業實施跨地區、跨行業兼并重組。繼續推進自主創新和品牌建設,引導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鼓勵創造國家和區域知名品牌,加快培育我國自己的國際知名品牌。
應邀出席會議的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發改委在總結2007年全年經濟運行的表述中,對中國汽車工業在自主創新和出口方面的肯定將有助于兩者更好的發展。
對于國家將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和節能減排力度的舉措,董揚認為,與2006年相比,各界針對汽車行業產能過剩的議論聲音要少很多,按照這種情況可以推斷,對汽車行業產能過剩的限制不會比去年更大,國家今年將不會在這方面出臺更強的措施。在節能減排方面,董揚表示雖然汽車制造工業不是高排放、高污染工業,但為響應國家倡導的節能減排政策,汽車企業都在采取新的措施,隨著新汽車廠的建設,企業在節能減排的力度正在不斷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