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被業內普遍認為是中檔轎車價格大戰的“絞肉機”年,而作為中國經濟最發達地區之一,北京也被汽車業界當作一個走向中高端競爭的市場。但這些判斷可能要被一輛小車所改變。
今年初,北京消費者驚喜地發現,車價大戰的硝煙中赫然豎起了一面既熟悉又略顯陌生的“江南奧拓”大旗,這款稱得上異軍突起的微型轎車,以3.38萬元的超低價格和在微型車上首次引入的ABS,而得到了首都消費者的迅速認可。

其實江南奧拓不能算嚴格意義上的微型車市場新貴,而是經過閉關修煉的江湖“宿將”。在家用轎車市場沒有全面啟動,市面車型還以家用和公務為主時,湖南江南汽車制造有限公司就已經開始生產定位家用的江南奧拓。2000年,家用轎車市場迅速轉熱,經過兩年多的技術和管理“內功”磨煉,江南奧拓以全新面貌再次殺入市場。
以“最低價”為敲門磚進入競爭激烈的北京市場,江南奧拓本來是小心翼翼,并沒有大張旗鼓做市場推廣。但熱烈的市場反應令廠家喜出望外之余又有些惋惜,首批上市的江南奧拓迅速被北京消費者搶購一空。這樣一款不起眼的小車居然也是有價無車,愿意付訂金延后提車的購車者一度達到幾百人。據經銷商介紹,江南汽車制造有限公司采取“零庫存”管理,生產線上的車都有客戶訂單,不過該廠到2003年已達到年產5萬輛的能力,所以在4月初開始,江南汽車制造有限公司在貨源供應上向北京市場傾斜,最大限度滿足消費者需求。
同時有專家指出,江南奧拓的火爆反襯出一個問題:北京微型轎車這塊市場蛋糕并不小。由于北京等城市交通狀況越發嚴峻,行車停車都存在困難,江南奧拓這樣的微型轎車體積小、排量低,在便捷之外還有利環保,恰恰是應該鼓勵發展的車型。而低廉的價格和對安全與舒適的周到考慮,也使江南奧拓逐漸得到小康家庭的青睞,因為對于那些收入中等、消費理性的市民來說,一輛車的意義首先是安全舒適地完成代步功能。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