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冠會降價嗎?
這樣問,好比是人家孩子過滿月,你摸著小孩的臉蛋說:“這孩子會死嗎?”主人家不拿大耳刮子貼你,也會用眼白招待你。
但是沒辦法,在上周
一汽豐田花冠下線儀式上,我腦中閃現的就是這個問題。
花冠怎么樣?不錯。自1966年推出以來,38年間歷經8代,累計銷售2800萬輛,曾以“世界最暢銷車”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

花冠為何暢銷?原因雖多,說穿了不過四個字:物美價廉。在美國,1.8升的花冠是1.3萬-1.5萬美元,合人民幣十多萬,是個
大眾化的車型。
花冠的目標是在中國做單車銷量第一———20萬臺。憑現在這個價格行嗎?當然不行。不行就會降價,那第一批客戶豈不成了“只買貴的,不買對的”的熱情的大傻瓜?!
就在幾年前,談到汽車業的中外合資,我們常用來安慰自己的話是:“用市場換技術。”今天猛一看,
豐田在中國居然有了花冠、
威馳、
霸道、
陸地巡洋艦、
特銳、考斯特六大系列。但
豐田既沒有投多少資金,又沒讓我們學著什么技術(還不知不覺將銷售渠道統一了起來)。這讓苦心經營二十多年的德國
大眾自嘆弗如,也讓一擲億金的美國
通用難望項背。
也是在上周,豐田宣布在廣州的30萬臺
發動機項目落成,這個項目可謂意義重大,它不僅標志著豐田將在中國生產2.4升
佳美級別的車型,同時預示豐田在中國的戰略有所調整。
花冠的高價策略說明豐田對中國市場的判斷還很業余,殘留著過去“撈一把就走”的心態;而廣州發動機項目則透露出豐田看好中國汽車市場的未來,準備大干一場。
在中國市場,豐田還在跳著搖擺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