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條途徑必選其一 此時有來自
經銷商的消息,
東風日產專營店可能已被允許銷售
鄭州日產的“
帕拉丁”和中高檔
NISSAN皮卡系列。東風汽
車重組鄭州
日產風聲水起,看似已渠道先行。
截止到目前,雙方沒有對此做公開表態。鐘師表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日產在中國將會有兩條道路可選擇:大道是選東風日產,小道則走鄭州日產。“日產一定會選擇大道以便擴大在中國的市場份額,提高銷售網絡的運營競爭力;而兼小道降低成本,增加網絡的銷售能力。”種種跡象表明,日產有些偏愛東風。
在日產和東風日產達成的協議上已經表明,日產將向新公司注入其全球范圍內的品牌優勢、技術實力、豐富產品及其在復興過程中積累獨特的多功能管理經驗;另外,還將在2006年以前,投資200億~300億日元專門用于中國產品的開發。
從時間上來看,雖然鄭州日產比東風日產成立的時間早了近10年,但卻道路坎坷。1996年日本經濟危機,直至1999年底,日產汽車都肩負巨額虧損,這當然影響到對中國業務的投資與支持,此時的鄭州日產也舉步維艱。鐘師認為,如果鄭州日產與東風日產不進行重組的話,鄭州日產品牌、通道都會遇到問題。“最佳途徑是鄭州日產作為日產在中國的制造、生產基地,而東風日產作為其品牌輸出基地。”在兩個企業之間,日產肯定會有所選擇,而毫無疑問,東風日產略勝一籌。
重組等待最佳時機
就在雙方的重組問題沒有完全浮出水面之時,另一種說法認為鄭州日產的股東中信集團可能會出于利益方面的考慮,人為放緩進程。而這種說法很快被業內人士予以否定。鐘師說,作為股東的中信集團并不缺錢,對于重組一事中信集團沒有理由持否定態度。
其實,中信集團的態度已經很明朗。在2001年日產表示將鄭州日產納入東風日產的時候,中信集團就表示同意,現在似乎也未改變。
由此看來,在雙方重組一事上,日產持極力促成之態,東風也有自己的考慮。惟一被動的就是鄭州日產,在重組事情中,鄭州日產的話語權顯得比較弱。
“重組的最佳時機未到,也意味著還沒有一個最佳的重組模式。”在鐘師看來,鄭州日產和東風日產的“婚期”還需要等待,而主動權似乎掌握在東風日產手中。(中國經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