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法國第二大汽車巨頭
雷諾的一位高層在中國留下了個懸念:
雷諾在中國即將合資生產轎車,但對合作伙伴沒有透露。昨天,業內傳出消息,東風與
雷諾的轎車項目已經敲定,年產30萬輛的合資企業將落戶深圳,生產基地的土地已經選定。但東風和雷諾昨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都表示不知此事。“雷諾的
總裁將在今年夏天宣布中國的戰略。”雷諾中國負責媒體事務的林亞萍說。
落戶深圳 昨天從廣州傳出消息稱,東風集團有關人士透露,東風汽車工業投資公司將與雷諾汽車公司在深圳成立新的合資公司,建立年產30萬輛轎車生產基地。目前,東風、雷諾合作雙方正在絕對保密的情況下進行緊張的項目前期準備工作,預計不久公之于眾。現在該項目的土地勘察工作正在深圳進行。
昨天,東風集團負責宣傳有關人士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無法向記者證實此事,但他也沒有否認這個消息。與東風集團的態度一樣,雷諾中國負責對外發言的林亞萍也表示不知道此事。
記者試圖通過深圳市有關部門獲得更多信息,昨天下午,記者與深圳市發展改革局重大項目辦公室取得聯系,他們顯然知道此事的敏感,記者提到東風雷諾轎車項目一事,接電話的工作人員剛要介紹,電話就被交到了另一位工作人員手中,之后,對方一直表示不知道此事。
將見分曉 “雷諾總裁將在今年夏天宣布中國的戰略。”盡管雷諾中國的林亞萍表示不知道東風與雷諾轎車項目一事,但她表示這個問題很快就將明了。
事實上,今年3月26日在法國雷諾第一款轎車--豪華兩廂“威賽第”正式進入中國市場的同時,雷諾亞太區總裁戴伯樂就曾透露,雷諾在中國即將合資生產轎車。戴伯樂并沒有透露轎車的合作伙伴是誰,當時就有業內人士分析,由于雷諾是
日產的大股東,
日產與東風的合作已經提升到戰略的
高度。
早在2002年
東風日產合資談判期間,就曾有過
日產—
雷諾—東風的金三角計劃。但在2003年
東風日產合資公司正式出籠時,卻沒有了
雷諾的影子。此后,雷諾與東風的合作僅僅是
商用車方面與東風柳汽的合作,而最為關鍵的轎車項目,雷諾一直沒有敲定合作伙伴。
今年3月一直在國內轎車市場少有動作的雷諾宣布引進豪華兩廂“威賽第”,雷諾的高層也同時在媒體亮相。有人分析,雷諾此舉是希望擴大品牌知名度,為國產轎車做準備。也正是在這個會上,雷諾宣布即將在中國生產轎車。
昨天傳來的另一個消息是,雷諾在中國國內銷售的進口2.0L的“
拉古娜”轎車,售價從原來的39萬元一下子降到了32.5萬元,創造了該車在中國國內的最低價位。有人甚至樂觀地估計,雷諾計劃在中國生產的轎車有望在6月的
北京車展亮相,“
拉古娜”可能就是其中之一。
障礙掃清 作為全球第五大汽車巨頭,直到今年才找到中國國內轎車合作伙伴,雷諾可謂不折不扣的遲到者。
東風集團的有關人員曾表示,東風與日產合資后,金三角計劃之所以沒有啟用,是因為雷諾的轎車項目得不到國家有關部門的批準。由于雷諾與有著中航集團背景的合資企業三江雷諾,一直經營不善已經停產,有關部門對雷諾的態度是“先搞好了三江項目再說”。三江雷諾項目,成了雷諾尋求新的中方合作伙伴的“絆腳石”。幾年間,雷諾與
北京汽車以及國內其他一些汽車
廠商都有過接觸,但一直沒有結果。
這個問題目前已經解決。去年底,資本大鱷德隆投資通過旗下的上市公司湘火炬收購了三江雷諾中國大股東的部分股份,間接成為三江雷諾的大股東。德隆希望通過三江雷諾與雷諾合資生產轎車,當時湘火炬證券部門的有關人士接受記者采訪時,明確表示此項收購的目的就是為以后進入整車生產做準備。盡管雷諾與德隆的合作尚無下文,卻讓雷諾“漁翁
得利”,借機掃清了這個最后的障礙。(京華時報)